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陕西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组成及分布类型。方法野外采集和室内鉴定。结果发现黄土高原藓类植物3个新纪录属,8个新记录种及1个新记录变种,其中曲喙藓属Rhamphidium Mitt.、小叶藓属Epipterygium Lindb.、毛灰藓属Homomallium(Schimp.)Loesk.为新记录属,粗肋曲喙藓Rhamphidium crassicostom Li、紫色小叶藓Epipterygium tozeri(Grev.)Lindb、狭边大叶藓Rhodobryum Spathulatum(Horonsch.)Pocs、小羽藓Haplocladium capillatum(Mitt.)Broth.、多态细湿藓Campylium protensum(Bird.)kindb.、毛尖青藓Brachythecium piligerum Card、密叶尖喙藓Oxyrrhynchium savatieri(Besch.)Broth.、毛灰藓Homomallium incurvatum(Bird.)Loesk.为新记录种,尖叶提灯藓厚角变种Minium cuspidatum Hedw.Var.trichomanes(Mitt.)Chen ex Li etZhang为一个新纪录的变种。结论该记录丰富了中国藓类植物区系的划分,为黄土高原藓类植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现知保护区有蕨类植物20科、37属、95种2变种。优势分布科有蹄盖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等,它们是该区蕨类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系分布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卷柏属、耳蕨属、瓦韦属、铁角蕨属、鳞毛蕨属为优势属。本区系单种属多,起源古老,科属结构较简单,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并与温带区系有着较强的联系;属的分布以温带成分为主,同时也表现出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种的分布以中国特有分布为主,温带分布次之。这些区系特征与本区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的水热条件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了阐述,在大学普通物理实验中引入不确定度表示是非常必要的,给出了简化的实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表示式和计算流程,使之容易被学生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陕西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组成及分布类型。采用野外采集和室内鉴定的方法。发现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15科41属92种(包括1变种、1变型),其中青藓科、丛藓科、真藓科、羽藓科以及绢藓科5个科为优势科;青藓属、扭口藓属、绢藓属、羽藓属、牛舌藓属、真藓属6个属为优势属,同时具有较多的科中仅1属和属中仅1种的类群。该保护区区系的地理成分中,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东亚成分第二,中国特有分布位于第三。区系成分较为丰富,具备华北区藓类植物的典型特征,具有强烈的北温带性质,兼有多种成分。也体现出该区藓类植物区系南北过渡和东西交汇的特征。是陕西省境内一个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说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与其它地区藓类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真正揭示该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的特征,通过选取国内其它8个邻近地区,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在物种丰富度、极点排序、聚类分析、区系地理成分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与庞泉沟、七老图山和小五台山的藓类植物亲缘关系较近,神农架、佛坪、三工河、峨嵋山的藓类植物区系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相差较远,大围山与该区亲缘关系最远。此结果与1963年陈邦杰教授关于苔藓植物的区系划分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阶段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合肥学院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教学体系、内容、开放模式、师资队伍和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思路、方法和初步成效,以及如何注重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