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三次采油开发方式具有集中配制、分散注入的特点 ,所以聚合物配制站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几个区块提供共享服务 ,以提高综合利用率 ,由此带来了聚合物配制站的优化布局问题。从数学规划和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 ,应用网络流规划方法建立了存储模型和选址模型混合的优化布局模型 ,编制了专用的大规模组合优化算法程序。该程序在给定各个区块生产时间和中转站布局的条件下 ,以投资最省为目的 ,优选出配制站个数、规模和位置 ,并绘出配制站与中转站的服务网络图。以聚合物驱油条件下大庆油田的萨中油田为规划对象进行了数值计算 ,与人工规划结果对比表明 ,该模型可节约投资 3%~ 5 % ,并能辅助三次采油规划人员进行优选配制站的方案布局。  相似文献   
2.
认为集输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由点集 (油井、计量站、转油站、脱水站 )和边集 (子站和母站间管线 )构成的树状网络 .原油集输网络系统优化的任务就是在给定油井位置 ,油产量的情况下 ,优选各种站的位置、个数、管辖范围和规模 ,以解决站的平面布局问题 .其约束条件是流量压力平衡和温度压力等满足工艺条件 ,目标是投资与运行费之和最小 .建立了优选站位置的数学模型 ,阐述了求解这个复杂的选址问题的一个启发式算法 ,讨论了优选管径和站内设备问题 ,给出了软件编制的部分框图和利用软件进行网络优化的实际算例 .该软件可以辅助地面系统规划人员进行优选管 -站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三次采油(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中,由于存在“分区块开发”、“层位上返”、“产量接替”现象,而各个区块、层位的地层条件、开发现状和产能现状不相同,投资和成本参数也不相同,不同的投产顺序则整体的效益不同,为了优化决策各个区块的上产顺序,实现产能最优接替,提出一种简便预测开采“三因素统计预测法”,研究了三次采油工业过程中多区块产能接替的最优顺序问题和应用网络流规划方法,建立了“成本最小”和“产量最大”两类动态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实验计算,该模型可以辅助规划人员及领导层对多区块的最优开发顺序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石油生产系统的一种常见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提出了这类问题的一般数学模型 .从大系统优化和非线性规划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这类模型的 2种计算方法 :经典方法 ,协调方法 .然后 ,以实例数据演示了在采油措施优化规划问题中的应用情况 .实例计算表明 ,将该方法应用于石油生产规划中的产量分配 (或投资分配 )问题 ,优化了系统的资源配置结构 ,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该方法也可以推广用于其他总系统到子系统的资源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我国在以往的化学教育中,学校较多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注重学习中应试能力的培养。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研成果上比人家少得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模式的滞后,创新意识不强,忽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不灵活,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着重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结合多年化学教学实践,就创新素质培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学界的一场革命,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具体实施的措施与办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浩大的时代工程,要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去保证实现,单纯地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时不够的,必须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等素质教育观,否则落实“素质教育”只能是喊在嘴上的口号。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因不同厂家设备切换所带来的掉话问题,传统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大多采用同一厂家的基站设备,但这种单一厂家早期的基站设备很少考虑在中国农村使用的特殊性,在设备的功率、外形、重量、供电、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与市区使用的基站没有大的差别.在边际网建设、扩容时,垄断性强、造价高,不利于移动运营商降低建设成本.为减少投资上的巨大浪费,在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的内蒙古自治区,依据不同地形提出了内蒙古移动边际网的具体建设方案,给出了不同地区分别采用插花式、分片式、同心圆式以及全覆盖式等4种边际网引入方式的具体方法.与采用传统方案比较的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将会减少配套设施的投入,从而大幅度地节省总体工程造价,仅2003年就节约资金4.5~5.9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三次采油 (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 )中 ,由于存在“分区块开发”、“层位上返”、“产量接替”现象 ,而各个区块、层位的地层条件、开发现状和产能现状不相同 ,投资和成本参数也不相同 ,不同的投产顺序则整体的效益不同 ,为了优化决策各个区块的上产顺序 ,实现产能最优接替 ,提出一种简便预测开采指标“三因素统计预测法”,研究了三次采油工业化过程中多区块产能接替的最优顺序问题和应用网络流规划方法 ,建立了“成本最小”和“产量最大”两类动态优化模型 ,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该模型可以辅助规划人员及领导层对多区块的最优开发顺序进行决策 .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石油生产系统的一种常见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这类问题的一般数学模型,从大系统优化和非线性规划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这类模型的2种计算方法:经典方法,协调方法,然后,以实例数据演示了在采油措施优化规划问题中的应用情况。实例计算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石油生产规划中的产量分配(或投资分配)问题,优化了系统的资源配置结构,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该方法可以推广用于其他总系统到子系统的资源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认为集输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由点集(油井、计量站、转油站、脱水站)和边集(子站和母站间管线)构成的树状网络。原油集输网络系统优化的任务就是在给定油井位置,油产量的情况下,优选各种站的位置、个数、管辖范围和规模,以解决站的平面布局问题。其约束条件是流量压力平衡和温度压力等满足工艺条件,目标是投资与运行费之和最小。建立了优选站位置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求解这个复杂的选址问题的一个启发式算法,讨论了优选管径和站内设备问题,给出了软件编制的部分框图和利用软件进行网络优化的实际算例。该软件可以辅助地面系统规划人员进行优选管-站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