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以试验为基础,论述了野外标准贯入击数与室内微型贯入击数的统计关系,提出了在粉土液化判别上,室内微型贯入试验可替代野外标准贯入试验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水泥土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地基模型和碎石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地基模型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这两组复合桩加固模型在模拟地震作用下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桩身弯矩的变化情况,得出水泥土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模型超静孔隙水压力几乎不变但桩身弯矩值下降很快,说明水体无排出,桩间土部分液化,土体承担荷载减小而桩体承担荷载增大;碎石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模型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明显且桩身弯矩值有所降低,说明水体排出土体密实,土体承担荷载增大桩体承担荷载减小;因此,设计碎石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液化土对实际工程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基土液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对不同级配、不同黏土矿物成分、不同黏粒质量分数、不同干重度的重塑土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与微观分析,得出不论所含何种黏土矿物、也不论干重度及粗颗粒级配如何,黏粒质量分数为9%左右抗液化强度最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短桩加固液化砂土时孔压比随桩距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砂桩加固饱和砂土地基的液化问题,通过分析模型地基内孔压比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桩距对抗液化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砂桩加固可液化砂土,桩长相同时,并不是桩距越密效果越好,抗液化效果与桩体在地基内形成的排水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彩色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改性乳化沥青作为胶结料,以一定级配的天然彩色石料为集料,进行彩色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的试验和施工工艺的研究,并利用该技术进行了试验路段的铺筑,检测其路用性能良好,满足城市道路许多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桩体加固液化土机理,通过振动台模拟地震荷载,对性质不同的水泥土桩、碎石桩、水泥土桩与碎石桩复合加固液化土形式展开一系列试验,进行不同桩体加固液化土的研究。针对不同加固模式,采集不同埋深处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沉降量、土压力、加速度的相关数据,整理组合得出时程曲线,分析不同加固形式下液化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桩加固土体遭受地震破坏在浅层,碎石桩加固、复合桩加固土体遭受地震破坏在中部;碎石桩加固有利于孔隙水压力消散,水泥土桩加固增强了土体刚度;实际工程尽量考虑采用碎石桩与水泥土桩复合加固形式加固液化土。  相似文献   
7.
粉土抗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同干重度、含粘粒不同的重塑粉土样进行了系统的振动三轴试验,研究得出:1)含天然粘土颗粒的粉土动剪应力比随粘粒含量呈抛物线形变化,最低点在粘粒含量为9%左右。2)粉土抗液化强度随干重度增大,抗液化强度增强;反之,粉土抗液化强度降低。为今后阐明粉土液化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液化土受振后孔隙水压力变化的情况进行民研究,分析并比较了液化土模型地基加固前后在地震波水平循环荷载下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碎石长桩与水泥土短桩复合加固液化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未加固和复合加固的模型地基在振动过程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孔压比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加固过的地基能够明显抑制深层和中层土体液化的发生,揭示了碎石长桩与水泥土短桩复合对液化土的加固机理,研究成果可为以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