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价值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在政治经济学中,一物对于人有用,我们就说它有使用价值;一物能够为它的所有者换来另一个或另一些物,我们就说它有交换价值,而隐藏在交换价值背后的人的劳动的凝结或对象化,我们则说它是价值。在伦理学中,一种道德规范或准则能起到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我们就说它具有道德价值。在美学中,一事物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人的审美情感,我们就说它具有美学价值。不同学科对价值概念的用法虽有差别,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都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去阐明价值概念。所谓主体,显然是指的人。所谓客体,则是指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的事物或精神的现象。社会的事物如个人、社会集团、社会关系和社  相似文献   
2.
当今之世,改革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趋势。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等等提法,屡屡见诸报刊。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健全和充满活力,更加充分地显示出优越性,而不是要  相似文献   
3.
论“意义”     
本文在概括语言哲学、价值论和符号学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意义的普遍本质作出界定。并且指出,只要承认符号世界的存在,就要承认意义世界的存在。人类追求意义,创造意义,是为了在更为合用、合理、合宜的形态上占有世界,不断提升、高扬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人的意识分为对外界事物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即意识自我。这里的“自我”,既是意识的主体,又是意识的对象。作为主体,既可以是由社会的人群乃至人类组成的群体,也可以是单个人的个体。对主体自身的意识,包括对主体生理、心理状况的意识和主体的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及其与环境(活动的对象和条件)的关系的意识。同对象意识相适应,也可以分为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三个方面。自我感觉、自我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