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地球在漫长发展演化过程中,q,μn的变化规律是内外动力地质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导致地球分异的动力;月球的q、μ n′变化不大是因漫长的化学停滞作用造成的,是缺乏內外动力地质联合作用的结果;陨石及其系列的形成,有如地球上的岩浆结晶作用一样,遵循晶格能依次增大的规律,q、μn′多样性反映来自小行星带的陨石物质成分的不均一。 地球、月球和陨石的q~(2/3)+μn′~(2/3)=82.23~(2/3)函数关系成立,表明它们从原始太阳星云中产生的同一性,作为太阳系独立成员的同时性,q、μn′的差异可能反映原始太阳星云物质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物,是一类以大小不一的异地碳酸盐岩碎屑作为物质成分的水下沉积物重力流总称,包括泥石流(也称碎屑流或岩屑流)、颗粒流、浊流等沉积物。以前称这些沉积物为“构造角砾岩”、“倒石堆砾岩”、“生物丘构造”、“冰碛砾岩”、“钙质复理石”等。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再创建十来个大庆油田”的伟大号召,为实现石油部在“滇黔桂找油战略区”的规划,部规划院下达西南石油学院第二地质队和广西石油普查勘探队地质三分队联合组队,在桂西一带从事二、三迭系地层剖面任务。  相似文献   
4.
利用计算方法求陨石的晶格能,从铁陨石、碳质球粒陨石、球粒陨石到无球粒陨石晶格能依次增高,陨石形成受晶格能控制并按晶格能由低到高的顺序出现,与地球上矿物和岩石结晶过程具有相同的晶格能控制规律。陨石晶格能系数与其平均克原子量,满足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具有q值增大规律。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地表条件下,吸收太阳等宇宙能转化成沉积岩;在地壳深处,沉积岩释放这些能量转化成岩浆岩或变质岩。能量的上述转换,是通过内生的低晶格能矿物与外生的高晶格能矿物负载者实现的;是通过硅、铝主导控制元素,以及氧、钠、钾、钙、镁和铁等实现的。外能补充内能并通过内能起作用,从而成为改造地球面貌的宏伟运动。  相似文献   
6.
7.
能量计算表明,地幔是不平衡、不稳定的,是通过大洋中脊和中隆的喷溢作用增生地壳的;花岗岩的能量临界位置和空间部位,说明其主要成因是沉积岩的花岗岩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构造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对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行了综合的-体化的定量研究。它以多方面的计算结果论证了隆起面积、隆起幅度、隆起坡度、隆升速度、沉降速度、沉积厚度等,特别是剥蚀与沉积的平衡计算结果可信度达到93%,这就更深刻地揭示了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剥蚀、沉积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本世纪七十年代崛起的沉积物重力流理论,根据实地考察的十一个剖面岩相及其演化序列,将我国几个地区震旦纪“冰债物”划分为黔东的深海型,河南罗圈和陕西上张湾的浅海型、滇东王家湾的海进型等三种重力流沉积物,它们在重力流类型发育程度、相展布、沉积构造、化学成分诸方面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重力流沉积物统一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