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成  李悦铮  江海旭 《河南科学》2012,30(11):1676-1679
运用最近邻点指数、基尼系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山西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为例,分析得出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特征;利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论证了山西省旅游资源分布形态及与省内道路交通的联系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资源在省内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主要集中于晋北、中部、临运(临汾、运城)和晋东南四大区域,在11个地级市中呈集中分布;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省内道路交通布局联系密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完善旅游网络体系将是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海旭  李悦铮 《河南科学》2010,28(8):1040-1045
系统收集2000—2008年福建省9地市入境游客数据,利用市场占有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对福建省入境旅游地域分布的空间聚集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入境旅游具有较高的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和高级别旅游景区(点),如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城市;港澳台游客占主导,外国游客以日本、美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居多;入境旅游的空间聚集性在逐渐下降,而空间均衡度在逐渐提高,反映出旅游发展地域分布正在逐渐扩展.福建省近10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时间序列模型.研究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进而利用模型对福建省未来5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古村镇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背景吸引了大量旅游者,作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一些古村镇资源丰富的地区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古村镇旅游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古村镇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古村镇本身带来很大破坏。鉴于此,对国内外古村镇旅游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王立操  江海旭 《河南科学》2011,29(2):243-247
选取大连市为研究区域,以地质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实地考察与室内收集相关成果相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17个指标对大连市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地质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大连市地质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主要集中在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2大主类,15个亚类,25个基本类型;层次高,在辽宁省优势突出,高于全国平...  相似文献   
5.
刘治强  江海旭 《河南科学》2010,28(10):1353-1355
根据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沿海6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结论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除大连外,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均不高.最后对今后第三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海岛区县为研究单元,遴选出28个指标,组成海岛区县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借助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2个海岛区县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对辽宁省长海县的经济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12个海岛区县经济发展综合得分中,长海县以-0.26排在第9位,居下等水平,未来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长海县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是:渔业生产不够稳定,朝阳产业缺乏竞争力;不符合发展趋势,与发达地区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其他海岛区县比较,第二、三产业明显落后.最后,分析了制约长海县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具有旅游价值的古村镇350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分布相对聚集的古村镇以浙东、晋中、粤北、闽南、苏南、赣东、皖南等地区最为突出.古村镇旅游特色:古色古香、文化浓郁、山清水秀.古村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重视旅游规划,提高管理水平;丰富旅游内容,开创体验模式;注重居民参与,关注居民利益;保护旅游环境,创建和谐村镇;挖掘民族风情,提升文化品位;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古"取胜,树立品牌;依靠政策法规,落实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