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塔塔尔斯基理论模式框架下,计算得到的Fired参数r0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一变化与东亚副热带急流的活动相吻合.在副热带急流轴下方哈德来环流的下沉区域内,可能找到兼有云量覆盖少和视宁度好的优良(光学/红外)天文台址.  相似文献   
2.
在塔塔尔斯基理论模式框架下,计算得到的Fired参数r0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一变化与东亚副热带急流的活动相吻合.在副热带急流轴下方哈德来环流的下沉区域内,可能找到兼有云量覆盖少和视宁度好的优良(光学/红外)天文台址.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冬季PM2.5中碳组分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两台较先进的仪器,Aethalometer和Sunset碳分析仪(TOT),同时同地检测北京大气PM2.5的碳组分。实验发现:两台仪器的监测结果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和一致性(R2=0.80);EC(Elemental Carbon)和OC(Organic Carbon)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0.82);OC/EC的比值白天较夜间高、正常天气较逆温天气较高、逆温天气下白天与夜间差别不大,OC/EC平均值约4.76;并分析了用OC/EC的比值大于2判断是否存在二次污染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太阳光度计观测结果的对比, 确认了NASA Terra卫星的MODIS气溶胶产品的精度. 利用2000年8月至2003年4月MODIS气溶胶产品统计了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特征和季节变化特点, 认为人类活动是中国东部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所有的大值区都分布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 Ångström指数的分布显示中国东部气溶胶以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为主, 但在春季、秋季、冬季受到来自北方沙尘的影响显著. 人口密集城市地区气溶胶Ångström指数低于其周边地区, 显示城市地区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扬尘、煤烟等大粒子占有相当比例, 与发达国家城市地区不同. 这些结果为气候研究和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5.
雷达估测降水模拟史灌河流域径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雷达联合少量雨量计方法估测流域面雨量,结合GAME/HUBEX国际合作项目1998年加强观测期在史灌河流域获取的水文观测资料和TOPMODEL进行降水径流模拟,并与稠密雨量计站网测量的面雨量进行流域出口流量模拟的对比试验.在1500小时时间序列的比较试验表明,雷达估测面雨量和雨量计测量的面雨量都能较好地模拟每小时流域出口蒋集的出流量,数值试验还表明,雷达估测面雨量在某一时段上的均值误差作为一个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其应用于降水径流模拟时的精度;总雨量和强降水的估测精度是雷达估测面雨量能否用于径流模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娟  毛节泰 《科学通报》2005,50(21):2413-2421
采用时间跨度较长的PAL卫星资料,以北京地区为例,分析了冷云反照率和气溶胶浓度的相关关系.发现北京地区冷云反照率和气溶胶光学厚度之间存在比较好的正相关,并和地面能见度存在较好的反相关关系,说明冷云反照率很可能是受到冰核浓度变化的影响.另外,通过对北京地区冷云反照率从1982~1999年变化的分析,发现反照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整个中国地区冷云反照率的变化趋势表明,部分地区的冷云反照率出现了变化.由于冷云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这种变化最终会导致气候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7.
云中液水含量与云光学厚度的统计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基双波段微波辐射计积分液水含量资料、由飞机观测资料计算所得的积分液水含量与EOS(earth observing system)/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云产品的云光学厚度分别进行了相应计算,得到了云光学厚度与液水含量的两关系式。结果发现两组数据的拟合线斜率十分接近,前者关系式比后者更为合理。应用此关系式推算了某时刻的云中液水含量分布,并用于验证MODIS反演的液水路径,发现在层云覆盖下二者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气溶胶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段婧  毛节泰 《科学通报》2008,53(23):2947-2955
利用长期的地面降水和能见度资料, 分析了华北地区人为气溶胶对区域降水的可能影响. 首先, 根据1960~1979年的旬降水量资料, 用包含显著性检验的聚类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的自然降水量(这段时间被认为是没有受人为气溶胶污染的影响, 其降水被称为是自然降水量)进行分区, 同一个分区内, 降水的气候特征是相似的, 从而建立起分区中各个测站之间降水量的回归关系. 其次, 利用1990~2005年的能见度资料分析这些测站的能见度变化率, 选择能见度变化率的绝对值小于0.1 km/a的站作为参考站, 认为这些站没有受人为气溶胶污染的影响. 在上述每个分区内, 用参考站的降水量估算其他站的自然降水量, 实际降水量与该估计值之差即认为是由于人为气溶胶污染造成降水的减少量. 用1990~2005年的旬降水资料做了这种分析, 得到这段期间中每个测站由于人为气溶胶污染造成的降水减少总量, 并用统计检验方法证明这种减少是显著的, 从而得到人为气溶胶污染确实是使局地降水量减少的结论. 这一现象对夏季的降水较为明显, 可以认为局地的人为气溶胶通过对流活动影响到对流云的降水效率.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1年中国东部地区428个测站的PM10质量浓度资料, 用Terra和Aqua MODIS AOD产品的时间分布作为指示数据, 检验日、月、季、年时间尺度下, 卫星过境时刻地面PM数据(SATPM)对地面所有时刻数据平均值(ALLPM)的代表性。结果发现, 在东部大部分地区, SATPM与ALLPM的相对误差在±20%以 内, 且Aqua-MODIS代表性更好。此外, 结合两颗卫星的数据, 经拟合订正获得了新的日、年时间尺度上PM10质量浓度数据, 将其与ALLPM的相关系数从0.87和0.83提高到0.90。此检验结果对于检验卫星数据反演 的PM2.5的代表性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最新的统计方法 ,利用安徽光机所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所测的Fried参数r0和北京气象台相应探空数据确定了折射率结构系数C2n 中的数值常数α=0 .41 1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