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尼泊尔南部多热带成分,北部多高山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种子植物1451属,5000种,属于热带的科数不少,但属种不多.反之,亚热带成分则有较多的属和种.裸子植物只有雪松Cedrus是特有.有花植物仅61属不见于中国,特有属只有14属.60%的种与滇、藏共有.热带成分与云南较密切,亚热带成分则与西藏的最接近.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只有4000万年的历史.区系成分基本上是华夏的.少数与北极、北美、日本“间断分布”的成分也是华夏的,尼泊尔及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后裔,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是中国植物区系的摇篮.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聚类、相互平均排序及R型主分量分析,对香港岛13个森林群落及其组成物种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模糊聚类是一种可行的数值分类方法;二维的相互平均排序能很好地反映各森林群落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物种在森林群落中的分布关系;R型主分量分析则能直观地表明香港岛森林群落中优势种与伴生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九龙半岛城门大围森林群落分析——Ⅰ.外貌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龙半岛城门大围的森林群落是以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等为优势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一个保存得较完整的低地林的代表类群.本文研究分析了该森林群落的区系组成、外貌、结构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三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两个均匀度公式,研究分析了九龙半岛城门大围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城门大围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Simpson 指数为8.551、Shannon-Wiener 指数为4.64、PIE 为0.925,客观地反映了物种多样性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增加的这一生物地理学现象.  相似文献   
5.
九龙大雾山北坡的自然植被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地等几个基本类群,它们均属次生性植被,其中以灌丛和草地分布面积最广,常绿阔叶林面积较小且多分布于山谷地带.大雾山北坡的常绿阔叶林是华南常绿阔叶林的组成部分,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一定的雨林结构特色.由于生态条件的优越,草地和灌丛等植被类型能以顺向演替而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6.
微甘菊生活史及其对除莠剂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6  
微甘菊种子细小.千粒重0.0892g,在自然条件下6~8天内完全萌发,萌发率95.3%。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5~30℃,40℃可使种子完全丧失萌发能力,5℃则明显抑制种子萌发。无性繁殖的营养生长比实生苗生长更快,光照对种子萌发和营养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性繁殖期是在9月至翌年2月,这时花的生物量占植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38.7%~42.8%。小花从现蕾、盛开到受精形成成熟种子仅15~17天,但每天需光照12h左右才能正常结实。除莠剂“兰达”(Roundup)、“草坝王”(Bentazon)、“毒莠定”(TORDON)和“恶草灵”(RONSTAR)都对微甘菊种子和幼苗有杀灭作用,其中以浓度为0.4%的“草坝王”和0.2%的“毒莠定”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花的形态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香港地区开花期是在每年的9~11月。小花数量在0.25m^2内高达136548~201188朵,花长5.6~6.3mm,每朵小花的花粉数高达1275~2377粒。本文还用解剖方法进一步显示了小花的一般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