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樊纲 《创新科技》2006,(10):6-6
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50%以上,许多人包括国内经济学者,都在提出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的对策。在我看来,这些对策有许多在短期内似很难奏效,有些对策所依据的经济分析,也显得不那么可靠。  相似文献   
3.
写下“灾难经济学”这么一个题目,不是要写一本教科书,而是想就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灾难性事件及其后果做一点经济学的分析。灾难是多种多样的,而对灾难的经济分析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分析灾难的经济根源,因为真的会有许多灾难有着或远或近的经济起因,比如一场洪水泛滥,可以追溯到长期以来的掠夺性采伐森林的人类行为;而扩大市场、占有资源,可能是一场战争的直接原因等等。我们还可以分析面对灾难各种利益群体或个人的行为方式,可以分析灾难发生时经济如何应对灾难,如何配置资源的方法和比例,一个社会应如何组织其灾难危机应对机制等等。当然,我们还应  相似文献   
4.
 从1998年开始, 中央政府第一次“号召”银行系统“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以前在经济不景气、需要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国民总产值和就业机会的时候, 中央政府也曾提出过“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或“鼓励非国有中小企业的发展”, 但明确提出并要求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这还是第一次, 这当然是个好开端。接下去便发生了许多具体的事情, 如一些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部, 国家经贸委成立了中小企业局, 上海、北京等地成立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担保基金, 等等, 也都是第一次。这说明, 我们的经济在理论上、认识上, 又进步了。但是, 一两年下来, 算一算账, 问一问中小企业的感觉, 贷款似乎不是增加了, 相反, 倒还减少了。  相似文献   
5.
为了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中国的经济理论急待发展,这是有关各方的共同呼声。由于制度、背景和国情迥然不同,中国和美国经济学各自所谋求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自然也极不相同。但若就经济学本身而论,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科学性、规律性的东西可资借鉴呢?本刊正是抱着这种目的,在这里发表樊纲同志的文章,介绍战后几十年美国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些特点。读者可以注意到,作者在分析、归纳中是有所思、有所发的;提出的问题,与当前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如何理解理论的实证性与规范性的关系,如何理解理论的抽象性与实用性的关系,如何理解政策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关系,如何认识流派之争与理论发展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学发展中正遇到的重要问题。希望此文能引起从事经济理论工作和关心经济问题研究的各方同志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现在“新经济”似乎已经取代“知识经济”,进一步成为国际上最热门、在国际研讨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我们国内的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员,也在大量使用这个概念,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经济”这样一个语义含混的词,事实上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赋予着不同的涵义。最初,新经济是人们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的以下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传统  相似文献   
7.
8.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现在都在想方设法怎么回归实业。可是在国内,由于过去片面强调金融等高端服务产业的高收益,相比之下好像实业挣钱少,很多人因此鼓吹要转型,结果很多企业转型变成了转产。  相似文献   
9.
樊纲 《科技智囊》2001,(3):62-64
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学者现在天天在那里大叫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煽惑力很大,那的确是他们的“兴奋点”所在,是他们所面临的“前沿”。而我们如果也跟着他们的“兴奋点”走,不加分析地去赶发达国家的“时髦”,最后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世界动荡的经济中,寻找中国继续发展的动力。毫无疑问,就目前来讲,非常重要的一个动力,就是改革,就是制度的突破。"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樊纲在12月12日召开的"2011CCTV全球财经论坛"上再次发出呼吁,并就包括所有制和企业制改革在内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樊纲认为最近这些年因为世界经济动荡,因此对宏观经济的问题、宏观政策等短期问题关注较多,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