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Cu_(70)Ni_(30)合金在5种不同冷速下快速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经过分析发现,1×1012K/s冷速下,双体分布函数第二峰有裂缝出现,说明形成了非晶态结构,而其它4种冷速下双体分布函数形成许多尖锐的峰,说明形成了晶态结构。1×1011K/s、1×1010K/s、5×109K/s三种冷速下的凝固结构,晶态键型和非晶态键型都在某一温度发生突变,三个温度依次为900 K、950 K、1000 K。这3个温度也是面心立方晶体(fcc)、体心立方晶体(bcc)和密排六方晶体(hcp)3种典型晶体团簇数目跃变的温度,对应于体系的结晶温度。最后采用三维画图演示了晶体团簇及非晶体团簇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液态Ca50Zn50合金的快速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采用双体分布函数、HA键型指数法、原子团类型指数法(CTIM)和可视化等方法对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a,Zn原子的半径差异较大,导致总双体分布函数的第1峰明显分裂成为3个次峰,随着温度下降,半径较小的Zn原子互为近邻的几率明显增加.系统中1551键型所构成的二十面体基本原子团(12 0 12 0)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对非晶态结构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系统中基本原子团的中心原子主要是原子半径较小的Zn原子.具有短程序的基本原子团之间大多以共顶点(VS),共棱线(ES),共面(FS)和相互交叉(IS)的方式相结合,在凝固形成非晶态的过程中,基本原子团大多以相互交叉(IS)的方式相结合,最后形成各种不同尺寸的、原子结合比较紧密、结构比较稳定的较大团簇.  相似文献   
3.
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感染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 & Nikolski))作个案研究,阐明硅提高棉花抗螨性的生理机理。网室条件下采用微区试验设计,硅肥采用喷施和基施处理,研究不同时间棉花的虫害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硅含量,以及与植物抗性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0)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施硅处理缓解了棉花叶片受叶螨危害的症状,在接种叶螨第6天硅处理降低了叶片受害指数;施硅处理提高了PPO和PAL的活性,而降低了参与清除植物体内活性氧功能的POD活性。硅能够调控棉花与抗虫有关的酚类物质代谢过程,参与植物防卫反应而增强棉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NaCl胁迫对2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新陆早1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赣棉11却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二品种棉花的丙二醛含量均有一定增加,但新陆早13的丙二醛含量增加更明显.新陆早13的POD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但赣棉11受NaCl胁迫影响较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新陆早13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赣棉11则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