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构建高等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我国极其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课题。对于实践教学质量评估而言,理清评估目标、评估标准以及评估方法三个关键性环节,有助于把握整个评估系统的脉络。评估目标的制定要参考企业、政府等利益主体的需求等因素,评估标准体系的形成应以国内或国际工程专业认证体系作为前提和参考依据,评估方法要多样化,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能动性,并与教学进程相结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反馈系统,最终构建一套实践教学质量评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不断推出了工程教育改革项目,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美国不断完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欧洲工程教育推进一体化战略,我国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些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工程师人才,从而占据国际竞争优势。通过比较研究欧美等国对工程人才标准或特征的代表性描述,可以发现当前国际工程人才培养特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4.
从系统学视角来看,多种创新主体以及外界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中介等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不尽相同,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各有差异,因此明确创新主体角色及其功能定位,是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首要任务。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创建合作与共赢的文化氛围,使主体之间形成相互认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公众的关注,高校有必要将自身的教学质量状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基于此,教育部将教学质量年报制度作为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教学质量年报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校主动性不足、报告客观性及针对性有待提高等。推进质量年报制度,不仅要提高社会对质量年报的重视程度,同时质量年报还要体现各利益相关主体密切相关的问题,坚持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统一,并在其形成过程中重视教师及学生等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