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统计及个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热带气旋造成的危害与其登陆时强度、登陆点及登陆后维持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根据1949—1988年《台风年鉴》和1989—2001年《热带气旋年鉴》的资料,对登陆广东沿岸的热带气旋作了登陆点及登陆后维持时间等的分类统计。另外,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一对登陆月份、登陆时强度、登陆地点相近,但登陆后维持时间不同的台风——9309号和9908号热带气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季风槽、副高的活动、西南季风的活跃程度、准静止锋云系的发展,以及高空辐散场的建立对热带气旋登陆后的水汽输送和维持时间长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统计华南登陆台风暴雨的基础上,着重对8107号台风登陆后的强度变化及其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华南登陆台风及其降水的强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汽输送条件的变化,Q_1、Q_2的变化则表明,积云对流及其潜热加热的反馈作用是登陆台风及其暴雨维持和加强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810”号登陆台风暴雨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94.6”与“94.7”华南致洪暴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分析了1994年6月和7月华南地区两场造成建国以来最大灾害的致洪暴雨,它们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和影响系统.“946”暴雨期间副高位置偏南,暴雨是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947”暴雨期间副高位置偏北,暴雨主要是由低纬热带系统作用所造成  相似文献   
5.
南海季风低压发生发展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FGGEⅢB资料,对发生在1979年8月中旬的一次南海季风低压过程,利用ω方程和Kuo(1974)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决定南海季风低压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是潜热加热,尤以积云对流的作用最显著,温度平流和涡度平流也起一定作用,其它物理因子贡献较小.南海季风低压是通过积云对流和大尺度环境场的反馈作用而发展增强的,可认为,CISK机制是低压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南海及其附近地区中层气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层气旋是发生在对流层中层的低纬度天气系统之一。它对低纬度地区的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外的一些气象工作者曾对它进行过一些研究。近年来发现,在我国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夏半年经常有中层气旋活动,而且往往带来大范围的降水、雷暴等天气,特别是有的中层气旋发展成台风后更带来恶劣天气,对华南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中层气旋的研究,是热带天气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涉及的中层气旋,主要是指发生在700或500毫巴等压面上的气旋,它  相似文献   
7.
利用美国NCEP1958-1998年高斯网格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地区(0°-20°N,100°-125°E)对流活动(OLR)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地区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转换特征,南海地区对流活动主要呈一致性的分布形势,且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不同时间尺度的振动,其周期显著性和强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  相似文献   
8.
1977年5月31日至6月1日,华南地区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暴雨过程。它正好发生在华南前汎期暴雨实验期间,三个暴雨中心也正好出现在三个重点实验区(桂北、粤中、龙岩地区)。实验区取得了可供中尺度分析的加密观测资料。本文利用这些站网密度一般小于20公里的每小时的压、温、湿、风、雨量和雷暴资料,在1977年华南前汎期暴雨会战成果的基础上,对这次暴雨过程做了进一步的中分析,重点分析了广东实验区的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9.
南海季风低压和南海台风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综合方法给出了南海季风低压和南海台风的平均结构,并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涡度收支.结果表明两者的结构和环境场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台风发生于风速垂直切变零线附近,而低压则远离切变零线.在散度场上,台风比季风低压具有更深厚的辐合层,而在对流层上层低压比台风有更大的正值.在涡度场上,中对流层以下有较大的涡度积累,而上层为涡度亏损,这一特点台风比低压表现更明显,在量值上台风比低压大二倍以上.局地涡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散度项、水平平流项和垂直输送项,就这些项而言,台风比低压具有更明显的不对称结构.不对称的加热和涡度变化是导致台风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根据移动圆柱坐标系的准Lagrangian角动量收支方程和径向环流方程,利用FGGE资料,对“Nancy”台风过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同温带气旋的角动量收支作了比较。诊断研究表明,热带气旋的非绝热加热比典型温带气旋的非绝热加热大2—3倍。上述两种,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角动量收支都主要是来自侧边界的输送,即径向环流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驱动径向环流的主要因子有所不同。驱动热带气旋的径向环流的主要因子是非绝热加热;而在温带气旋中,相对重要的驱动因子是同锋区斜压不稳定有关的力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