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盐度和pH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水温度26℃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盐度(13、20、26、33、39)和(6、7、8、9、10)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13~39时,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单峰型变化,在盐度26和20时耗氧率与排氨率分别达到最大值.pH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05),当pH为6~10时,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而在此范围内pH变化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日本黄姑鱼幼鱼的0:N值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26时达到峰值,随后便逐渐变小.pH 8.0时0:N值最低.  相似文献   
2.
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从国外引进日本黄姑鱼受精卵约1.2×106粒,孵出仔鱼约99.6×104尾,在水温18.0~23.5℃、盐度29.9~23.4、溶解氧6.5~7.9mg/L的条件下,历时40d,共培育出平均全长2.2~4.0cm的幼鱼约50.03×104尾,育苗成活率达41.7%。  相似文献   
3.
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及温度对其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ikon显微镜观察了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比较了受精卵在13种温度下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5℃、盐度29.9和pH 8.2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总历时34 h 55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1期;孵化水温对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和孵化时间有显著影响,孵化时数(h)、孵化积温(A)与平均水温(θ)密切相关,h=4265.9θ-1.547 9,A=3.420 1θ2-168.99θ+2 786.1;有效积温为480.04~553.96℃.h,阈温度为7.01℃,但实际孵化水温须高于12℃,14~28℃胚胎均能正常孵化。适宜孵化水温为17~22℃,孵化率高于89%,畸形率低于16%。  相似文献   
4.
日本黄姑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6尾性腺发育较好的5龄日本黄姑鱼亲鱼进行人工促熟,获自然产优质受精卵1.45×106粒,孵出仔鱼1.20×106尾,孵化率为82.8%;在水温16.8~24.6℃,盐度23.2~29.9,溶解氧5.7~7.8 mg/L的条件下,历经48 d的培育,获平均全长4.10 cm的幼鱼6.48×105尾,育苗成活率54.0%。  相似文献   
5.
采用挂牌、金属线码和切腹鳍3种标志方法对大规格(平均体长(10.3±0.6)cm)和小规格(平均体长(6.8±0.5)cm)的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进行标志实验.14d室内暂养实验结果表明:3种标志方法对日本黄姑鱼平均成活率影响不大;而挂牌标志组标志成功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其中大规格组标志成功率显著高于小规格组(p0.05).除肝体比外,标志鱼的主要生长指标受标志方法影响均极显著(p0.01);饵料转换效率和脏体比受标志鱼体规格影响极显著(p0.01);标志方法和鱼体规格的交互作用对脏体比影响显著(p0.05),对饵料转换效率和肝体比影响极显著(p0.01).3种标志方法中挂牌标志组的多项生长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金属线码标志组的饵料转换效率和切腹鳍标志组的脏体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得出:切腹鳍可用于短期标志,金属线码标志对鱼体生长影响较小,当日本黄姑鱼体长大于10.0cm时可采用挂牌标志法以提高标志鱼回捕率.  相似文献   
6.
1999年5~8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场,用金藻、蛋黄、冰冻轮虫、酵母、虾片、日本产对虾配合饲料、卤虫无节幼体等饵料进行分组投喂培育长毛对虾幼体,结果表明:金藻、冰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各期幼体培育时的饵料,具有较好的饲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