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切实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策略积极提升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晓琼 《科技信息》2009,(18):93-94
高校韩语培训班是为非韩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学生的韩语基础薄弱,多是对韩语感兴趣或为赴韩前的语言准备而学。与韩语专业教学相比,韩语培训班的教学应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听、说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分析了韩语培训班的特点,针对学生听力水平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培训班学员韩语听力水平的多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晓琼 《科技信息》2009,(20):144-145
叠词是常见的修辞手段,体现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叠词在构成方式、修辞功能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对应法、利用并列结构、押韵以及再创造等叠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本雅明从翻译是一种模式,旨在揭示不同语言之间潜在的亲缘关系出发,提出了“纯语言”的概念,并以这一抽象的概念为核心,把传统翻译研究中译作与原作的二元对立关系和谐地统一到对“纯语言”的终极追寻中,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翻译的忠实与自由。他所提出的译者的任务,就是探索“纯语言”,在自己的语言中将“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让“纯语言”之先通过翻译这座桥梁更充分地照耀原作。本雅明对翻译理论的独特思考,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文中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笔者的理解.对本雅明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几点解读。  相似文献   
5.
论修辞方法在律师委托人之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律师与委托人关系即律师以委托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基础出发,讨论了修辞的含义,修辞的作用,以及律师如何在与委托人交流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修辞方法,实现两者的有效沟通等问题。说明了语言技巧在律师与委托人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古诗难以被英美译者译成恰当英文的观点,试图通过对元曲《天净沙·秋思》的英译和西方两首意象派诗歌的分析比较,探究第二代华裔美国诗人Arthur Sze成功翻译这首中国著名古曲的原因。模仿西方意象派诗歌的创作模式英译一些中国式“意象诗”也是一务能为英美读者认可的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