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考古发现及史书记载看,南诏大理国的科学技术是十分发达的,尤其在金属冶炼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实物,本文从实物分析出发,指出了南诏大理国时期冶炼、铸造、雕刻制作的几个主要特点:制作规模大、工艺水平高、与佛教密切相关等。  相似文献   
2.
对钢筋混凝土桥柔性桥面铺装层过早出现的坑槽、裂缝、松散等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场地地震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南京河西地区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环境及基岩地震动衰减规律,对所选取的某个型工程软土场地,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给出了基岩地震动参数;对场地的地震动效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50a及100a超越概率水平为63%、10%和3%的场地地震动参数,该成果对河 西地区的工程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云南祥云县红土坡石棺墓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这些铜器制作精美,类型丰富,堪称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为进一步研究祥云红土坡石棺墓出土铜器的制作工艺,对20世纪80年代两次发掘祥云红土坡石棺墓所出土各类铜器(包括剑、矛、钺、斧、锄、动物模型、杖首)进行了成分分析,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祥云红土坡石棺墓出土的铜器材质主要是红铜或低锡青铜,含锡量很低是该墓葬群出土铜器的一大特点。这些铜器主要用作随葬明器,少数兵器为实用器。个别为铜锡铅三元合金,已经出现了在合金中加铅的技术。其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少数器物表面镀锡。这一研究成果,对今后探索洱海区域青铜时代金属技术及其文化面貌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多种阻尼因素作用系统的参数识别问题,应用模糊数学中"相对海明距离"这一概念,对系统的阻尼参数进行模糊识别,并根据印度柯依那坝模型试验测得的数据,识别了该坝模型的阻尼参数.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桥梁耐久性问题应予以研究和解决,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应格外予以重视。其本质是在注意到"量"的同时,必须注意结构物"质"的飞跃和发展。如果在现在的大规模建设中,不认真考虑结构耐久性问题,势必给将来带来不良的苦果。针对桥梁耐久性差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反应谱与功率谱的近似转换关系构造基于非平稳过程模型的初始随机地震波.在此基础上.建议了一种基于概率理论的控制加速度峰值的方法.并把概率统计与调幅迭代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了提高随机过程反应谱拟合精度的全子样迭代法.通过宏观调幅迭代,产生满足地震动三要素(地震动强度、地震持时和频谱特性)的随机人工地震波.作为应用.文中计算了刘家峡及柯依那重力坝的抗震可靠度.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及有关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所建议的方法用于结构的抗震计算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