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通过对马克思“晚年设想”的重读,解析出马克思的“晚年设想”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产生的理论局限性。通过对苏联和中国两个典型的东方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对社会主义问题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得失作综合的比较观察,从而总结出东方社会落后国家在走向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之后正确廓清本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李海星 《凉山大学学报》2000,2(3):102-104,95
本文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的新界定,揭示了“天人合一”在人类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应有的时代内涵,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追求“天人合一”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这种统一的前提条件,从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民机结冰适航规范中,大粒径过冷水滴(supercooled large droplet,SLD)结冰环境尚未得到规定,准确预测飞机在SLD条件下的积冰对完善适航规范有重要意义。考虑SLD碰撞-结冰过程中的扩散及流动效应,通过对单个SLD碰撞金属铝表面的实验,研究SLD的碰撞-结冰过程,提出了一个考虑结冰环境及SLD特征因子的结冰收集率经验模型(collection efficiency distribution,CED);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二维翼型积冰模拟中,分析SLD条件下的积冰特征。在SLD条件下,考虑了CED模型的翼型积冰模拟相比之前的模拟有了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锻造H59接线端子与铸造H59接线端子的微观组织,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这2种接线端子的力学性能,并用氨熏试验对接线端子的抗应力腐蚀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种接线端子均由(Cu,Zn), CuZn和Cu5Zn8相组成,铸造H59接线端子合金组织中还存在细小的缩松缺陷和ZnO;铸造H59接线端子的力学性能低于锻造H59接线端子,导电性能略优于锻造H59接线端子;缩松等缺陷是导致铸造H59接线端子延伸率低的主要原因.氨熏腐蚀中,无应力工况下,合金组织中的缺陷易被腐蚀是导致铸造H59接线端子发生点蚀的主要原因,拉应力工况下,Cu5Zn8/(Cu,Zn)和CuZn/(Cu,Zn)界面产生的微孔是导致锻造H59接线端子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缩松和ZnO是导致铸造H59接线端子抱箍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实际应用中,锻造H59接线端子的综合性能较铸造H59接线端子更优.  相似文献   
5.
用于乳酸菌鉴定的几种分子生物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几种比较常用的乳酸茵分类和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AFLP、rep-PCR等的原理、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地理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及随气候带的变化,以广西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生物量模型,并基于所得的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灌木层立木生物量模型中,干和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拟合效果较好,且模型Ⅱ:W=a×Db×Hc的各项评价指标最好;(2)马尾松中龄林的群落及乔木层各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均表现为南亚热带北热带中亚热带,灌木层的叶和枝生物量积累均表现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干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幼龄林和过熟林(除叶生物量外)群落各部分生物量积累分别均为南亚热带最少;(3)中龄林叶生物量表现为南亚热带北热带中亚热带,枝、干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马尾松各部分生物量(除叶生物量外)在群落中占比以及乔木层马尾松各部分生物量占比均表现为北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幼龄林和过熟林生物量积累分别均为南亚热带最少,马尾松各部分占比均为南亚热带最低。气候条件变化对马尾松不同阶段各部分均有着明显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马尾松生物量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民机结冰适航规范中,大粒径过冷水滴(supercooled large droplet, SLD)结冰环境尚未得到规定,准确预测飞机在SLD条件下的积冰对完善适航规范有重要意义。考虑SLD碰撞-结冰过程中的扩散及流动效应,通过对单个SLD碰撞金属铝表面的实验,研究SLD的碰撞-结冰过程,提出了一个考虑结冰环境及SLD特征因子的结冰收集率经验模型(collection efficiency distribution, CED),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二维翼型积冰模拟中,分析SLD条件下的积冰特征。在SLD条件下,考虑了CED模型的翼型积冰模拟相比之前的模拟有了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