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非遗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名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海洋性、包容性、遍在性与非均衡性等特性,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与名城保护互动、注意保护、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等原则,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2.
区域规划的新背景及其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区域规划的新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就区域规划的制度、理念、技术变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闽西南上杭、宁化、龙岩等地的上石炭统生物地层,通过对各地生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揭示该白云岩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文中认为,闽西南上石炭统中的白云岩层的沉积时限,分别在南北(上杭至宁化)和东西(上杭至龙岩)方向上存在着横向变化;白云岩层是在晚石炭世滑石板期至逍遥期,沿下石炭统林地组基底碎屑岩地层的接触界面而发育的穿时沉积层;晚石炭世时期形成的铁、锰层控矿床,特别是"马坑式铁矿"与该套白云岩层关系密切.最后,根据其含矿性等的分析,认为该套地层可以作为寻找福建省石炭纪铁、锰层控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区域规划的新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就区域规划的制度、理念、技术变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1950、1977和1996年海图为数据源,利用ArcGIS 10及FRAGSTATS 3.3,选取NP,CA,MPS,MSI,FD,LPI,FN,SHDI,SHEI及CONTAG等指标,对福州市区河流湿地南港(乌龙江)近百年来景观演变进行定量分析。依据岸线及0m等深线把河流湿地景观划分为河床、滩涂和岛屿沙洲三种类型。研究发现,研究区河流湿地面积减少,以河床减少最快,岛屿沙洲面积因并岸而微减后又增加,滩涂面积增加后略减少。总体景观异质性下降,河床从原来的连结为一体的基质转变为互相分割的廊道,其内部联系变弱,滩涂从原来被河床分割为零散的数十个斑块而连接成为面积较大联系较强的几个大斑块,成为研究区的基质,内部联系增强,岛屿沙洲经由分割合并而面积增加且形状日趋规整,对河床及滩涂的阻隔作用加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