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计算机的图形显示技术,将平面作为面积元——象素的拼合,提出涂色计算象素数求解区域面积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求解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通过上机对规则区域面积的求解测试,表明其结果和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利用计算机对显示器象素的识别功能求直线与自由曲线交点的方法。该方法以自由曲线上的象素点为目标,沿直线插补运算逐点跟踪检测象素点,达到求交的目的。该方法为工程中的直线与自由曲线的求交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强度弯曲零件回弹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汽车高强度弯曲零件为研究对象,应用Dynaform软件对弯曲零件的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常温与热冲压成形后零件的回弹情况,研究热冲压成形过程中板料初始温度、冲压成形速度对零件回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零件成形无缺陷,但最大回弹量较大,为1.48 mm,零件尺寸精密度得不到保证;采用热成形方法后,零件回弹得到较大改善,板料预热温度对零件回弹影响复杂,随冲压成形速度的增加,回弹量减小.  相似文献   
4.
泡沫植物胶特性及其护壁防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矿区的复杂地质特征,选用4种植物胶进行室内试验遴选,辅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聚丙烯酰胺(HPAM)、腐殖酸钾为外加剂进行泡沫植物胶基浆配制,探讨植物胶对基浆中膨润土含量、泡沫稳定性能及其流变特性影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植物胶对膨润土泥浆的流变特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防塌护壁作用主要表现为低失水特性、疏水性泡沫吸附孔壁、黏弹性泥饼结构、低流速塞流状态等特性:防漏堵漏作用主要表现为泡沫群体结构屏蔽防漏、泡沫与岩屑聚结充填堵漏、高结构黏度塞流阻流防漏、低密度低压力流体防漏堵漏等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咔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具有发光性能的咔唑共轭化合物,通过对咔唑分子的修饰,以获得具有不同发光颜色、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的发光材料,并且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在光物理方面的性能作了初步的探索,为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煤矿区多年难以治理的水害隐患及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作为材料,通过室内实验方法先后配制单液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和水泥粉煤灰浆液,并对基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根据矿区内的岩层及煤系地层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采用下行式分段注浆方案,即对顶板软弱层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岩层或煤系地层则采用自流式静压注浆相结合的复合注浆技术,当出现注浆量突变时采用投入骨料(河砂)、间歇式注浆和添加速凝剂等施工预案.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对土体的作业机理主要表现为喷射切割作用、搅拌置换固结作用、渗透作用、劈裂作用与挤密作用;煤系地层的注浆量主要与采空区内的位置、导水裂缝带高度和注浆序列有关,帷幕墙能抵御该地区多次特大洪水的侵袭.  相似文献   
7.
应用线性化方法、上下解方法和迭代方法证明了具有比例依赖型的捕食者-食饵扩散模型正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单元形的基本变形方式和单元形设计的基本形式,列举和分析了单元形变化形式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这些基本形式可应用于文字、商标、标志、徽章、封面、广告、包装等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通过分析产品造型意象的认知理论,提出在感性工学系统的研究理论架构内,通过设计调查,数据经初步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定量分析的模式下来探讨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象,从而达到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的定位目的.该结果可指导后续设计,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理论 ,建立了一种充分融合工业设计知识信息的评价算法 .该算法将工业设计知识和信息以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对各属性进行评价 ,再以理性的方法把多个属性的评价结果进行合成 ,从而得到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 .经实际验证 ,该算法实用、可行 ,为将来实现智能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