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多年以来,社会必要劳动的两重含义与价值决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存在不同理解.笔者以为,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必须认真领会马克思的原意,特别是要从《资本论》本身的逻辑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农业生产大包干等一系列措施实施后的农业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势头逐渐减弱,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徘徊,这实际上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一系列困境的集中表现,也反映了改革还未解决的原有经济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 1、农产品产量增长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产量历年都有一定量提高。但是,人均拥有量从长远来看却不容乐观,单就粮食来看,要维持人均400公斤的水平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耕地面积的减少同人口的增长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都不可逆转,同时,耕作  相似文献   
3.
高校分配改革应当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学校获得最佳效益为目标。按照择优分配原理,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是各类教师的分配额所产生的边际贡献相同。目前所需要的是拉大不同级别教师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高校分配改革应当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学校获得最佳效益为目标.按照择优分配原理,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是各类教师的分配额所产生的边际贡献相同.目前所需要的是拉大不同级别教师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反映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生产资金的状况,实际上反映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小。同时,它还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等与经济相关的重要因素状况相联系。 根据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不同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与本地区农民采取的经济发展对策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这一点出发,对人均纯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的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胡培兆教授在他的著作《价值规律新论》中提出,要正确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的提高,同时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要在马克思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体力剩余价值和脑力剩余价值”这一对概念,才能说明问题。不然,用一百多年前的“老概念”,即使用最强烈、最肯定的语气也不能说服人。我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无需用“最强烈最肯定语气”也可用一百多年前的“老概念”来说服人。  相似文献   
7.
运用“增量与平均量的比较“可以简洁地解释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以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等之间的关系理解上的难点,对于帮助理解这些理论具有较大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国是一个资源贫乏,人均耕地不足亩,人口密度高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而正是在这块先天不足的土地上,韩国经济创造了自六十年代以来持续高速发展的“汉江奇迹”,纵观成功的各种原因,对比一些几乎同时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如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人们发现韩国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政府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选择符合国情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战略。研究和借鉴韩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对于我国顺利地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和实现经济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