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制出一种新型Ni-Cu-P/MoS2电刷镀固体润滑复合镀层。对影响镀层耐磨性的因素进行了正交设计;包括镀液中铜盐、次亚磷酸盐、二硫化钼及刷镀电压。对得到的9种镀层,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测量其磨损量及摩擦系数,最终优化出最佳的Ni-Cu-P/MoS2镀层及相应的镀液。还对镀层的相结构及成分进行了测试,讨论了它们对镀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一定量的铜及亚稳间隙相对改善镀层的耐磨性及减磨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Ni基与Ni-P基含MoS_2复会电刷镀层的减摩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球-盘”试验机上对Ni/MoS2与 Ni-P/MoS2两种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与比较,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复合镀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一般均可达到 0.05~0.06的水平,而 Ni-P/MoS2的承载能力或磨损寿命要比 Ni/MoS2提高 4~6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冲击磨损实验机,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观察与分析了Ni-P(Ce)及Ni-Cu-P(Ce)镀层在冲击磨损过程中的磨损现象。其中Ni-P镀层的冲击磨损过程主要表现为镀层的加工硬化、片状剥落与粘着磨损。加入稀土Ce后,增加了镀层的硬度、改变了其结构,减缓了镀层加工硬化程度,并推迟了粘着磨损的发生。而Ni-Cu-P镀层的冲击磨损除了塑性变形,疲劳片状剥落外,与Ni-P(Ce)镀层不同的是还有点蚀剥落。加入稀土Ce后,改善了镀层的结构,明显提高了镀层的抗冲击磨损性能,但没有改变镀层的冲击磨损机制。实验表明,Ni-Cu-P(Ce)镀层抗冲击磨损性能远远高于Ni-P(Ce)镀层。  相似文献   
4.
金属摩擦副滑动磨损机理及固体润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化学方法调Q和锁模是高激光辐射强度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较长波段,波长在1320-1540nm范围的激光,采用光调Q方法难以实现,因此化学方法调Q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Si3N4基和Ti(CN)基两种陶瓷刀具切削1Cr18Ni9Ti不锈钢的耐磨性能,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FD03在进刀量为0.1mm时,磨损值随切速变化比较稳定,在切速1.6m/s时出现最小磨损。进刀量为0.4mm时,磨损值出现跳跃,FD03的主要磨损机制为微崩和粘着剥落;FD22在两种进刀量条件下,出现了最佳切削速度(2.2m/s),其主要磨损机制是高温引起的陶瓷粘结剂的熔化导致粘着剥落。  相似文献   
7.
具有六方晶体结构的MoS2,在各种固体润滑涂层中能否充分发挥其减摩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MoS2在涂层中的位向。文中对镀层的微观结构及晶粒取向进行了深入的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镀层中的MoS2晶粒,绝大多数都以其(0001)基面平行于镀层表面.显示了明显的择优取向特点。此外还结合镀层的微观结构分析.对Ni与MoS2两相的共沉积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