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6篇
  201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中药竹节香附(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出皂甙R_1,R_3,R_4,R_5.R_1,m.p.237—240℃,[α]_D~(25) 12°(C,0.5,甲醇);R_3,m.p.242-244℃,[α]_D~(25)-8°(C,08,甲醇);R_4,m.p.211—215℃,[α]_D~(25)-16°(C,  相似文献   
2.
朱子清 《科学通报》1957,2(1):13-13
自浙貝母中提得一种中性不含氮的产物,名为貝母醇(Propeimin),前人曾給予实驗式为C_(26)H_(44)O_3或C_(27)H_(44)O_3或C_(29)H_(48)O_3,未能肯定。現制得其对硝基苯甲醯衍生物,無色結晶,熔点209—210°;对溴苯甲醯衍生物,無色結晶,熔点169°。分析結果表明,貝母醇的实驗式应以C_(24)H_(40)O_3較为正确。由貝母醇直接与2,4-二硝基苯肼的酸性(H_2SO_4)乙醇溶液加热处理后,得紅色結晶,熔点218—219°,分析結果表明,水解产物的实驗式为C_(20)H_(32)O。貝母醇  相似文献   
3.
大苞雪莲总生物碱对 L_(7712)癌细胞 DNA 合成的 ID_(50)为51.7μg/ml.80μg/ml 的大苞雪莲总生物碱对 DNA、RNA 和蛋白质合成都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24小时,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DNA 合成的抑制方式可能是模板损伤型.  相似文献   
4.
星状风毛菊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星状风毛菊(Saussurea stella Maxim)中分得六种黄酮化合物,经光谱,化学方法及与标准样品对照分别鉴定其为:洋芹素,金合欢素,山奈素,日本椴甙,山奈素—3—0—α—L—鼠李糖甙,和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其中金合欢素,日本椴甙,山奈素—3—0—α—L—鼠李糖甙是首次从该属中发现的,这对该属植物化学分类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曾报告貝母素甲及乙具有下列部分骨架(Ⅰ、Ⅱ)。但此二部分在貝母素甲或乙中,究系如何联結,为一饒有兴趣的問題,尚無解答。今将貝母素甲在340—350℃直接用硒脱氫,得鹼性結晶产物一种,由其元  相似文献   
6.
朱子清 《科学通报》1957,2(1):13-13
自甘肃岷县出产的貝母中,提得兩种新植物鹼。主要的一种命名为岷貝素甲(Minpeimine),产量約0.001%,熔点210—212°,其硫氰酸鹽熔点206°,分析結果,初步决定其实驗式为C_(27)H)(43)O_2N,紫外吸收光譜示知含有羰基。次要的一种命名为岷貝素乙(Minpeiminine),产量約0.0001%,熔点215—216°,其硫氰酸鹽熔点164—166°(分解),分析数据尚未齐备。  相似文献   
7.
前曾报告从西贝母提得植物碱西贝素,并已确定西贝素的碳架及其功能基的性质。Fragner 及Boit 曾报告从德国柏林附近所产的一种贝母,学名为 Fritillaria imperialis L.,提得一种植物碱,命名为 Imperialin。我们根据这两种植物碱本身及其衍生物的实验式和性质颇多相似之处,猜测共可能系同一物质。兹列表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8.
贝母植物碱研究ⅩⅤ 砂贝母中的植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砂贝母F.karelinii(Fisch)BaKer中分离出两种植物碱,含量为0.006%。其中主要的植物碱经鉴定为西贝素,另一微量成分(0.0003%)因量太少未能最后鉴定。  相似文献   
9.
细叶沙参系桔梗科沙参属植物,主要用作止痛、消炎和止咳,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但对它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今研究结果分得18碳-9,12一二烯酸甲酯、羽扇烯酮、β-谷甾醇、β-谷甾醇葡萄糖苷、蔗糖及葡萄糖.  相似文献   
10.
从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t Kin.)中得到三种黄酮结晶。全草粉末用70%乙醇浸泡,滤液蒸除乙醇后,依次用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乙醚提取液依次用1%硼砂液、5%碳酸氢钠液及5%碳酸钠液萃取。硼砂液用盐酸中和,析出黄色沉淀(晶Ⅰ)。经定性分析、纸层析等确定为槲皮素。5%碳酸钠提取液用盐酸中和,生成棕黄色沉淀(晶Ⅱ)。熔点:266—268℃。加稀盐酸水解,煮沸数小时无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