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辽宁晚寒武世一些原始真牙形石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浸法对辽宁本溪及复县晚寒武世的一些真牙形石分子的组织进行了研究.共对6个原始真牙形石种Proconodontus muelleri,Proconodontus tenuiserratus,Granatodontus ani,Rotundoconus tricarinatus,Teridontus nakamurai和Cordylodus Proavus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最原始的真牙形石种Proconodontus tenuiserratus基体中发现了管状牙本质;在Proconodontus muelleri基体中识别出平行的层状组织、波层状组织;此外,分别在真牙形石种Granatodontus ani和Rotundoconus tricarinatus的基体中发现了管状牙本质和球状牙本质.发现Miller(Univ Kansas Paleontol Contr,1980,99:1-39)提出的Proconodontus谱系和Teridontus谱系的牙形石的组织特征基本相同.因而提出,真牙形石很有可能是单系起源的.  相似文献   
2.
最早真牙形石分子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形动物是脊椎动物的假说已经有牙形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微观构造的、拓扑学的以及发育学的同源性的证据。然而,这些结论是通过对高度进化的真牙形石属的研究获得的;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原始真牙形石还存在疑问。采用油浸法,在最早的真牙形石种Proconodontus tenuiserratus Miller,1980基体中发现了管状牙本质;在Proconodontus muellerl Miller,1969基体中识别出平行的层状、波层状等非管状牙本质;在真牙形石种Granatodontus ani(Wang,1985)的基体中也发现了管状牙本质。这些组织学资料可以作为最原始真牙形石分子的近祖特征,为牙形石与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