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稀有鮈鲫--一种新的鱼类实验动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鱼类作为低等脊椎动物的代表和水生态系统的代表 ,具有繁育力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体透明等特点 ,过去一直是胚胎学、遗传学、水毒理学、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常用的材料。自从Streisinger关于斑马鱼人工雌核发育及纯系建立的文章在Nature上发表后 ,以斑马鱼、青为代表的鱼类很快成为了实验动物的“新宠” ,并在发育遗传学、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稀有鲫、剑尾鱼、红鲫等鱼类的实验动物化研究 ,并于 2 0 0 1年成立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稀…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主要河流鱼类多样性与流域特征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长江上游12 条主要河流鱼类种类数与流域特征进行了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特有种类数目与全部种类数目呈极显著正相关; 全部种类数目的绝对数与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流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与比降呈显著负相关; 单位流域面积( 或单位干流长度) 全部种类数与干流长度( 或流域面积) 、流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 与比降、径流深呈极显著正相关; 特有种类数目的绝对数与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流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单位流域面积特有种类数与干流长度、流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与比降、径流深呈极显著正相关; 单位干流长度特有种类数与流域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与比降、径流深呈极显著正相关. 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分别综合反映了河流鱼类的相对种类数和绝对种类数与流域特征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丰富多彩的长江鱼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00公里,天然落差5300余米。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及沿途汇入的支流,流经多样的地貌类型,气候差异显著,各河段的比降也有所不同,还有大量的附属湖泊,形成了各样的生境,栖息着多种鱼类,是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种类繁多组成复杂整个长江水系,包括各附属湖泊,共分布有鱼类350种,其中终生在淡水中生活的纯淡水鱼有324种之多,大大超过我国其他江河的淡水鱼种类数(珠江有淡水鱼239种,黄河仅有150种)。长江的鱼类中,有10种是过河口洄游性鱼类,如降河洄游的鳗鲡、松江鲈,溯河洄游的中华鲟、鲥鱼等;另外  相似文献   
5.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具有多样的生境,栖息着丰富多彩的鱼类。金沙江上游至河源地区,主要以裂腹鱼类等高原鱼类为主;金沙江中、下游至三峡之间的长江上游地区,有众多的流水性鱼类,特有种也多;长江中、下游分布着许多具有江湖洄游习性的鱼类,种数多,但特有种少。丰富多样的鱼类对维持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和保障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草鱼、青鱼、鲢和鳙“四大家鱼”为代表的众多物种在我国的淡水养殖渔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草鱼和鲢仔鱼耳石原基和中心核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草鱼和鲢仔鱼耳石原基和中心核的形态特征,并测定了其大小.草鱼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原基的直径分别为8.60~11.34μm和8.03~9.95μm,鲢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原基的直径分别为9.48~10.36μm和8.54~9.75μm,草鱼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分别为18.53~21.90μm和17.03~20.03μm,鲢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中心核的直径分别为18.53~21.02μm和17.34~19.36μm.两种仔鱼的人工繁殖饲养种群的耳石中心核直径均显著小于野生种群,可用于种群鉴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