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D/N对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对人工配制的城市污水,通过控制泥龄成功实现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并考察了不同COD/N对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适宜的泥龄下,在控制适宜的pH、DO及COD:N为6.5左右的条件下,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5%、99%左右、90%以上.因此,适宜的泥龄时,控制反应器内适宜的COD/N,可以使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短程硝化和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特征及处理效果.试验表明,在SBR反应器中以NO2--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是完全可行的.在温度为20~25℃,曝气量为30~40 L.h-1,pH值为7.0~7.5,MLSS为3 000 mg.L-1左右的条件下,COD、NH4+-N、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96%、89%和90%.  相似文献   
3.
采用SBR处理模拟低碳污水,考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氮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硝化、反硝化动力学和物料平衡原理,建立了SND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SND过程中的硝酸盐饱和常数KD高于常规单级反硝化过程的常数.由动力学分析可知,反硝化过程是SND过程的控制步骤,保持较高的硝酸盐浓度或梯度有利于稳定的SND过程.  相似文献   
4.
方茜 《甘肃科技》2014,30(24):96-97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一体的课程。着眼于适应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围绕学以致用、学用并举,从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入手,提出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Identifiler体系在三联体亲权鉴定中的突变现象及特点.方法:使用ABI-3130XL型遗传分析仪对66个肯定亲权关系的案例进行Identifiler体系的STR分型.结果:在66个案例中共出现5次单等位基因突变,父系突变与母系突变比例为4∶1.结论:STR基因座突变现象较为常见.当出现突变时,应加测基因座或增加其他检测方法,以提高鉴定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应用时间分辨法,以血清AFP、β-HCG作为指标,对4 760例在孕15~20+6周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对筛查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一对一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并在产后3月内对其分娩结局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中发现有不同程度畸形、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共29例:高风险者6例,低风险者23例。其中羊水染色体异常2例、超声检查检出各种畸形(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小头畸形、脑膨出等)6例、内脏畸形(如先心病、肾发育不良、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等)5例。不明原因死胎、晚期流产3例,21-三体新生儿1例(产前筛查唐氏高风险而拒绝羊水穿刺细胞学检查所致)。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SBR法降解有机物的规律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利用SBR法处理广州地区城市污水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规律。在好氧阶段的反应过程中,对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确定了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溶解氧对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温度、溶解氧(DO)条件下的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特征及处理效果.本试验最佳温度控制范围在15~25℃,当DO在0.5~1.0 mg·L-1时,氨氮(NH4+-N)去除率均在95%~98%,总氮(TN)去除率为85%~87%,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供氧模式下,研究了SBR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DO、ORP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恒定气量连续曝气反应过程中,DO、ORP和pH曲线上均出现了预示SND结束而完全硝化过程开始的折点,且经由SND过程的TN去除率随曝气量降低而增加;在恒定气量具有不同曝气百分数(AF)的间歇曝气模式下,随AF降低,DO、ORP和pH曲线上不仅没有出现折点而且均呈现趋于平直、稳定的趋势,经由SND过程的TN去除率相应增加;在恒定DO浓度连续曝气的模式下,随DO浓度从2.0 mg/L降低至0.5 mg/L时,ORP和pH值的波动变化逐渐趋于稳定且SND的脱氮效率也随之增加.通过对以上三种供氧模式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低AF的间歇曝气和恒定、适宜、低DO浓度范围的连续曝气两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低碳源城市污水SND过程的稳定,而且还可节省曝气量.  相似文献   
10.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除磷特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连续流生物膜法有机物去除率和脱氮率高、除磷率低的缺点,为提高生物膜的除磷效率,通过构建厌卓/好氧交替运行的序枇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合理调控厌氧和好氧段的运行时间,处理广州地区碳源偏低的城市污水,考察SBBR除磷的效率和特性.结果显示,当进水总磷(TP)质量浓度为1.65~7.10mg/L时,出水TP质量浓度在0.085-0.5mg/L之间,去除率达到90%以上.在此基础上,对SBBR的厌氧和好氧段的工.艺特性及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工序是采用SBBR处理城市污水时高效除磷的前提和基础,且磷有效释放量、有机物降解与除磷效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确保厌氧磷的最大有效释放是SBBR系统高效除磷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