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属橡胶隔振器动力学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考虑金属橡胶隔振器的阻尼形成机理,对金属橡胶隔振器的恢复力进行非线性描述,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对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中采用了能量法进行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参数识别.同时将实验研究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识别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图5,参10.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电刺激脚踏车训练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FES脚踏车训练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该系统模型由模式发生器,电刺激关节力矩模型及人机动力学模型组成。根据关节伸展弯曲时,脚踏车曲柄对应角度和速度关系及三组肌肉群的状态,建立模式发生器模型。对腿部肌肉群刺激时序优化得到最终刺激模式。通过计算肌肉在电信号刺激下的肌肉激活度、最大肌肉力、肌肉力长度特性及肌肉力速度特性建立电刺激肌肉力模型,得到电信号刺激肌肉时产生的肌肉力大小及肌肉力在关节处的合力矩。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和关节力矩建立人机动力学模型。采用典型人体数据,以Simulink为仿真平台,通过差分、迭代等方法对系统模型求解,得出刺激信号与肌肉、关节及曲柄的动力学关系。以脊髓损伤患者对训练系统进行实验,对比曲柄处合力矩与曲柄角度关系验证脚踏车系统模型方法正确可行。
Abstract:
Aiming to study FES cycling system,the mathematics model and simulation were presented.The model includes pattern generator,stimulation-joint torque and man-machine kinetic model.Based on three muscles group state,the crank angle and velocity when the joint extending and flexing,the pattern generator model was built.Optimizing the stimulative time sort,the final stimulative pattern was explored.By calculating muscle active,muscle maximal force,the characteristic of muscle force-length and muscle force-velocity under signal stimulation,the electric stimulating muscle model,stimulative muscle force and the torque on the joint can be got.Based on Lagrange equation and joints torque,the man-machine kinetic model was built.Using typical body data and Simulink platform,the relationship of kinetics among the stimulation signal,muscles,joints and crank was found using the method of iteration and difference to solve the system model.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SCI patient on the system,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crank torque and crank angle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it is showed the model of FES cycling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3.
4.
在干摩擦状态下研究了纯聚四氟已烯及加入稀土元素后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在PTFE中加入适量的稀土元素后能降低PTFE的摩擦系数和磨损2量,且不会在对偶件上造成划伤,经过分析得知,对磨时稀土元素的晶粒细化作用是降低磨损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用二硫化钼石墨填充聚四氟已烯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摩擦状态下,对用二硫化钼、石墨填充至聚四氟已烯中所组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知填料减磨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在摩擦表面上存在转移膜以及填料具有的自润滑特性,使得对磨时与纯聚四氟已烯相比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系统建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航空发动机导线插头支座用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具体需求为背景,对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进行了建模与实验研究.借助于动力学原理和迟滞理论,建立了隔振器的振动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讨论,得出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动态频响特性.利用静态实验对不同初始变形时环形隔振器的局部刚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动态实验对环形隔振器的动态频响特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隔振器具有独特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其初始变形对隔振器固有频率和传递率具有较大影响.图7,表1,参1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