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于尼耳斯·玻尔思想的几点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概可以足够公允地说,尼耳斯·玻尔思想的研究,是近百年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方面的一个重要、丰富而又困难的课题,成年后的玻尔圆通稳健;思想精微缜密,迥不由人;文笔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他  相似文献   
2.
关于玻尔的“族徽”,迄今似还没有一种足够详细、足够真实和正确无误的描述。本期所载《玻尔的族徽》一文,将试着作出这样一种描述。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对于哲学的意义,不但在于它一貫充实着我們关于无生命物质的知識的总和,而且首先在于它使我們能够驗証我們最原始的概念所依据的基础并查明这些概念的适用范围。实验资料的积累和理论概念的发展,无疑地会导致一些术语的改进。但是,物理现象的任何描述,归根结底是建筑在日常的语言上的;这种语言适应于理解环境并追寻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按照伽利略的纲领,物理现象的描述,应該以具有定量量度的量为依据;这种纲领给整理越来越广闊的领域中的实验资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十九世纪物理学的成就和问题 1.经典物理学体系的基本完成 十九世纪是历史上“给予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而在科学史上则是经典物理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而接近完成的世纪。说它“接近”完成,是由于还缺少一次最后的“翻修”,那就是本世纪初期相对论对经典物理学的那次再表述。 随着分析力学的发展,经典力学在十九世纪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更加广泛的应用。由于形式体系的渐臻完善,力学理论无形中成了每一种物理学理论的“样板”。我们知道,经典力学主要关心的是质点或质点系的运动,它基本上是“质点的力学”。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N.玻尔(1885—1962),是本世纪以来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历史上第一种相对正确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和原子核结构模型(液滴模型,1937年),并在他的核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对释放核能起了重大作用的原子核裂变理論(1939年)。由于在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方面的工作,玻尔获得了1922年度的諾貝尔物理学奖金。在1920年,在他的建議下成立了哥本哈根理論物理学研究所,玻尔担任該研究所的所长,先后达四十年之久。现在世界上很多有名的理論物理学家,都曾长期或短期地在該研究所学习或工作过;其中一部分学者在关于量子物理学的理解方面和玻尔一致,形成了以玻尔和W.海森伯为代表的所謂哥本哈根学派。  相似文献   
6.
1885年10月7日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900年15岁,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得到能量子的概念,量子物理学正式诞生。1903年18岁,中学毕业,入哥本哈根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系”,主修物理学。1905年20岁,课余研究水的表面张力问题,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1907年22岁,2月,以关于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第一座尼耳斯·玻尔全身塑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第一座尼耳斯·玻尔全身塑像,于今年(1995)5月12日在石油大学(北京)的昌平校园中正式落成。这是我们中国人可以引以自豪的一件事,也是现代物理学史中值得笔之于书的一件事。本文介绍该塑像的建立始末,是第一手资料。文中所附 照片,皆得到造像雕塑家田跃民先生的授权发表,在此鸣谢!  相似文献   
8.
最近出版了林赛、马根脑合著的《物理学的基础》一书的汉译本。诚如译者在《译后记》中所说,原书“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有一定影响;许多谈论物理理论分析的文章中常提到这本书。”(第636页)我个人接触到的一些颇有价值的物理学著作,也常常征引本书的物理内容或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一方面,这当然表明此书有一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唯心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侵袭。虽然,作者们在物理学方面曾有一定造诣,但是,他们写这本书,显然不是要就事论事地阐述物理学,而是硬要给物理学编造一种实证主义的“基础”。唯物主义的发展和成长,本来就是对唯心主义坚持斗争的过程,因此,我们对于《物理学的基础》中的实证主义观点当然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认为,对《物理学的基础》这样的书籍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批判,可以有助于清除资产阶级实证主义哲学对物理学的影响。在汉译本中,通过《编后记》和若干小注,译者已经对书中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一定的批判。本文笔者从此得到启示,也愿谈谈自己读了这本书以后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尼耳斯·玻尔在1913年分三次发表的长篇论文《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被誉为“伟大的三部曲”。这一称号倡自玻尔的得意门生罗森菲耳德(L.Rosenfeld),而并非笔者之所杜撰。 笔者一向主张,认真研读重要学者的原始论著,是治科学史的一种不可须臾离的基本功。不见原著或所见不广,就不能足够真切地领会当时的历史概况和时代精神,对于有关学者的思想发展就会有“雾里看花”之感,而所发议论也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弊。窃以为,目前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的那些贪图省力、专走“捷径”、拾人牙慧、变相抄袭的作法,  相似文献   
10.
沃尔纳·卡尔·海森伯(Werner KarlHeisenberg,1901-1976)的大名在全世界物理学家中间是极其响亮的。例如“我的朋友”,伊瑞克(Erik (?),NBA的前任馆长)就坚决断言海森伯是本世纪第三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泡利和狄喇克都得靠后。伊瑞克曾向我历数了海森伯的“十大功劳”。他在哥本哈根开的一门量子史课程叫做“从玻尔到海森伯”,用他的话说就是“从一个伟人到另一个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