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的地震预报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激烈形式。不了解现代地壳运动的状态或了解的时空精度达不到要求精度,不能有效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历史经验证明,预报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震前异常现象与地震的关系。对异常现象的广泛性、同步性、非均一性、不可逆性、前兆性和非前兆性、多源性、地壳运动的效应等特征的分析表明,研究现代地壳运动的历史,把握地壳现代构造运动的趋势是提高地震预报质量的关键。据此,作者提出了地象资料和征兆地质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灾害一直是人类关注研究的重大问题,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度,各种灾害之间难以横向比较。近年随着减灾活动的展开,这一问题已被提到日程上来。1987年北京大学张淑媛、吴忠良提出建立自然灾害统一标度的建议,定义地震灾害的强度指数为震级/9,还初步考虑了灾害破坏度。1988年马宗晋等人提出地震灾度概念,把地震灾害根据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口死亡实况作等级划分,给出微、小、中、大、巨五级灾度。1989年王子平等人在《地震社会学初探》一书中提出震灾分级。高建国在马宗晋五级灾度的基础上提出八级灾度划分法,并给出一元灾度的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