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1.
实验室模拟卫星热红外增温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祖基 《科学通报》1995,40(1):96-96
我们在前人关于岩石加载破裂的电磁波辐射研究基础上,把震前孕震区大范围出现CH_4,CO_2等气体浓度增加及低空大气电场异常联系起来,提出卫星热红外增温震兆的一种机制,即震前大气中CH_4,CO_2等气体浓度增加,它们在变化的电场和太阳辐射作用下引起温度升高.为此,我们在实验室中作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2.
温度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地震前震区上空的气温会有所升高,其原因是地热通过地壳的裂缝传递到地表的空气中,这里我们通过因子分析和残差分析,建立起了适于描述地震级别和温度异常之间的关系回归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适用的范围,为预报地震震级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强祖基 《科学通报》1994,39(18):1725-1725
油气富集带不断向地表进行放气作用,因此经常逸出CO_2,CH_4等气体.这各种地球化学成分的异常,以前人们是从地表的调查直接获得的.例如:1953年美国Fleizcher和Turner利用土壤中碳同位素~13t/~14C变化,在美国纽约州西北部找出油气藏.而前苏联C.M.AMocoB等在白俄罗斯波列西耶  相似文献   
4.
地震短临预报的小卫星系统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祖基 《科学通报》1999,44(17):1889-1891
此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地震短临的预报 .按照强祖基的理论和长期的实践 ,通过对由地层内部释放的某种辐射物质和气体所引起的大气低层的增温及其移动趋向的观测 ,可以及时前期预报较强的地震 .在实验中系利用气象卫星的远红外敏感器来探测温度上升的 .但有时云和雨会阻碍这样的探测 ,建议的系统使用毫米波辐射计一般可以克服掉那些影响 .设计中重点考虑的是卫星的平台结构和姿态控制系统要适合辐射计的扫描天线 .系统中卫星的轨道设计和光学小卫星系统一样 ,做到一天可以观测世界上任何一地两次 .  相似文献   
5.
首次应用卫星热红外技术研究海峡油气资源区空间分布,并结合台湾石油勘探资料,探索卫星热红外异常增温与油气资源的内在相关性,以及评估该区油气资源的远景。  相似文献   
6.
地球放气、热红外异常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强祖基 《科学通报》1992,37(24):2259-2259
一、卫星热红外异常与地震 地震时各震块间彼此摩擦生成大量热,足以使沿着断层两侧的岩石和土壤里的水汽化,并产生大量的电荷,如同雷暴中放电那样,地震产生的电场的强烈放电使低空气体被电离,形成各种波段的地光(包括红外异常)现象。在中强地震前,由于断层释气量的大量增加,在低空电  相似文献   
7.
卫星热红外异常——临震前兆   总被引:88,自引:7,他引:81  
强祖基 《科学通报》1990,35(17):1324-1324
地震前出现增温异常,早已被人们所察觉,不少人曾对其进行过研究。但采用台网定点观测的方法,只能得到局限于某些地点的定时温度资料,而得不到孕震范围的大面积的温度动态演变资料。利用卫星热红外辐射探测地面温度,则具有资料准确、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能捕捉震前增温异常的时空动态变化等优点。但目前仅见苏联有过探讨卫星热红外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的文章。作者利用卫星热红外异常对1989年10月山西大同地震等进行了实际监测和试报,初步探索了利用该手段进行临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分类回归树方法研究亮温异常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分类回归树方法研究卫星热红外亮温异常数据和地震震级关系,结果显示对地震震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最大异常亮温面积,可以利用它来构造具有4个终节点的最优分类树,其误判率为0.313l,并且该分类树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唐山地区地球资源卫星数字图象处理与隐伏活动断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祖基 《科学通报》1981,26(20):1278-1278
地球卫星遥感技术近年来无论在处理方法及应用方面发展极为迅速。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也有不少报道。我国目前多数利用卫星照片或经过光学处理后的结果,对地质构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