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依据常理,导致"说谎者悖论"的"本语句为假"无论如何算得上是一个句子,因而,文兰院士的说法——"不存在任何句自己说自己为假"似乎有悖常识。然而,这种"自己说自己为假"的"语句"毕竟不是命题(亦即不是非真即假的单义句),而只不过是多义句。正因为如此,所谓"说谎者悖论"纯属源于语言误解之逻辑误用,根本不合逻辑。事实上,我们只消将文兰院士所谓的"句"解读为"命题",将其上述说法解读为"不存在任何命题自己说自己为假",该说法也就不再有悖常识,而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了。  相似文献   
2.
典型“语义悖论”之多义句本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由悖论非存在定理之引理推得一个重要推论-所谓“悖论”既有可能是非真非假的意义句也有可能是多义句,并进行而论证了所有典型“语义悖论”均属后一种情况,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悖论,从而彻底修正了克里普克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3.
导致典型语义悖论的语句同义于其否定,并且具有多种含义。但该语句并没有预设它与其否定同义。不能离开语义简单地谈论该语句本身取何真值,尽管该语句的某些含义确有真值。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就哥德尔语句G提出了如下疑难,这个并未提及自身的算术命题何以竟会谈论自身?借助特定元数学关系的计算机可判定性及其特征函数的算术可定义性进行深入分析,即可得出以下结论:G非但没有提及自身,甚至也没有谈论自身,而只不过是涉及了自身——是G的推论在谈论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