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福建厦门、晋江及诏安沿海等4种生境采集到的样品中分离得到390株耐(嗜)盐真菌,对其进行耐盐程度测定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所得的菌株普遍能耐受较高盐浓度,超过85%的菌株可在含15%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同时有63.3%的菌株表现出了对一种或多种指示菌具有拮抗作用,尤其是对白色假丝酵母有56.7%的供测菌株表现出拮抗活性.通过形态鉴定表明这些活性菌株主要分布于9个属,其中以青霉和曲霉为主.  相似文献   
2.
从内蒙古赤峰等地的中草药麻黄中分离得到141株内生真菌,体外抗氧化、抗肿瘤等活性测定表明,有11株内生真菌对H2O2具有较好的清除活性(LD50均大于50,LD50为抑制率为50%时的样品稀释倍数),占菌株总数的7.80%;有27株内生真菌对Raji和HepG-2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LD50大于50),占菌株总数的19.15%,其中以抑制悬浮Rajii细胞为主.此外,在141株菌中,有74株对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指示菌显示出抑菌活性,占菌株总数的52.48%.本实验结果表明,麻黄中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是抗氧化、抗菌及抗肿瘤等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为进一步从中草药植物中分离筛选新药先导化合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胆卵中含有丰富的唾液酸聚糖蛋白,作者从共生的理论出发,采用涂布法两次从海胆卵内共分离到83株菌,通过形态学的方法初步鉴定大部分为细菌.采用液体发酵法进行发酵,83株菌的发酵液均对唾液酸的特征显色反应呈阳性,唾液酸含量测定表明有1株菌唾液酸的含量达到5.8 μg/mL,有7.23%的菌株唾液酸含量达到或接近3 μg/mL.通过对其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有8株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占被检测菌株总数的19.05%;有2株菌对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海洋动物海胆中含有丰富的菌种资源,具备开发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热失重等技术,结合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等方法,对抗肿瘤候选药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DAM)的性状、鉴别、含量测定以及对光、热等稳定性进行研究.建立了DAM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等相应的质量标准;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DAM对光、热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提示其可以在密闭常温条件下贮存,为DAM的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降低生产麻黄碱废水污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麻黄碱生产工艺的废水中色泽、COD值、pH值、悬浮物严重超标和提高中草药麻黄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耗,对单纯提取麻黄碱的生产工艺改造为同时提取麻黄多糖和麻黄卟啉,讨论了工艺生产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麻黄的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麻黄的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对麻黄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利用情况,重点介绍了麻黄碱,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等有效成分,为麻黄的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洋真菌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TT法,对从厦门海域红树植物、晒盐场土壤、海藻和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的231株海洋真菌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 结果显示,有24株菌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占总供测菌株的10.4%,其中对HeLa细胞有抑制作用的有15株,对HepG-2细胞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有8株,对BGC细胞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有12株. 选择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10株菌株进一步测定其培养物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发现JSSa-2,JQGa-6f和hzl02a-1株菌的活性很强, IC50分别为0.38,0.18,0.29 μg/mL. 实验结果表明,海洋真菌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9.
海洋真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81株分离自深海沉积物的真菌和93株红树林的内生真菌进行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筛选.结果表明,供测菌株中有7株深海真菌、1株红树林内生真菌对于活性氧具有抑制作用,占供测菌株的4.60%.在7株深海真菌中有3株对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采用化学发光法和DPPH法追踪上述3株深海真菌(114、115、134)发酵产物的水溶性聚糖和有机相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发现有机相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3株真菌的IC50分别是:1.92、55.55和11.23μg/mL(.OH);1.45、13.79和72.29μg/mL(H2O2);112.45、58.87和169.39μg/mL(DPPH);而水相中的水溶性聚糖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海洋真菌是产生抗氧化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是一种骨架为含氧桥的环二烯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以其产生菌拟茎点霉414菌株(Phomopsis sp.414)出发,利用响应面法对琼脂表面培养的发酵基质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法和Plackett-Burman设计,从17种因素中筛选出提高产量的主要因素,继而利用响应面法确定各因素的最优水平.当葡萄糖为25.56 g/L、甘露醇为12 g/L、马铃薯为231.82 g/L时,拟茎点霉414菌株发酵产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可达108.9 mg/L,为优化前的3.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