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1.
劳动价值论自洛克论证以来,有两个基本规定:(1)只有人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2)人对自己劳动的产品有不可辩驳的所有权。劳动产权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凭借其劳动获取在企业利润中的分配权等一组权利。劳动参与利润分配是劳动产权讨论的焦点。在劳动价值论的视野下,劳动者的劳动是剩余分配权唯一的应得根据,劳动量是剩余分配量的唯一尺度。但是,资本获得剩余分配权实际上凭借的是不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稀缺性,有其历史合理性。因此,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并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共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后,劳动力与不变资本对生产方式的稀缺性才能根本逆转,劳动者的劳动产权才能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2.
物质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它蕴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本体论上,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二是认识论上,我们意识或观念的内容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条线索梳理了物质范畴从古希腊到近代英国的流变,认为在本体论上,亚里士多德式的物质观难以真正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矛盾;而在认识论上,英国经验论的物质观却又导致了观念中客观实在性的失落。本文结论是,在本体论上解决精神和物质矛盾的只有法国唯物主义,而在认识论上则直到马克思的实践学说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