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Video Structure Analy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ideo structure analysis is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most content-based video edit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fast video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image segmentation in each frame, with region matching between frames. The structure analysis decomposes the video into several moving object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olors, positions, shapes, movements, and lifetimes. The method also supports user interactions to improve the resul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fast and stable and can complete video analyzinq interactivelv.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线.测试表明,该纳米线为锐钛矿相,直径为40~80nm,长度为300~1500nm,电化学贮锂可逆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显著优于同相纳米晶.  相似文献   
3.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2O3:Sm3 和Ag 离子掺杂的Gd2O3:Sm3 纳米晶材料,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确定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在室温下,用275 nm光激发各样品时,可观察到来自Sm3 离子强的荧光发射线,其主发射峰位置分别位于560、602、650 nm处,分别对应着Sm3 离子的4G5/2→6H5/2, 4G5/2→6H7/2和4G5/2→6H9/2的电子跃迁,其中以4G5/2→6H7/2跃迁的光谱强度最大.实验表明掺入Ag 离子可使Sm3 离子的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通过对样品的XRD、TEM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研究,分析了引起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关键字进行检索分类的图像,首先利用经验设置规则提取初始图像块;对于类中每个备选图像块,寻找所有备选图像块中与其最相似的图像块,并根据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进行聚类,形成特征组;最后,利用图像注册的方式将特征组进行合并,形成商品图像完整的特征。本文以电商图像为例对算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辨识性特征区域提取的准确率可达70%以上,且与已有方法相比提取特征区域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5.
利用sol-gel旋涂法在普通盖玻片上生长了ZnO薄膜,用光学透射谱、光致发光谱和原子力显微术研究了ZnO薄膜的光学性质和表面形貌.结果发现,在一定薄膜厚度范围内,紫外发光带和光学吸收边均随着薄膜厚度的减小而单调蓝移,且紫外发光强度递增,峰宽变大.综合光致发光谱、光学透射谱和薄膜表面形貌,对薄膜中晶粒尺寸、应力、缺陷等对光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文化资源是体现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我国对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的开展,为我们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充分认知和深入挖掘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条件。本文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我国如何加强文化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技术框架和有关对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双目图像的风格化渲染,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笔划的立体图像风格化系统。首先,将笔划基于颜色梯度和深度梯度确定左视图初始笔划的位置;然后,通过求解由视差约束和位置约束构成的能量优化方程,决定笔划的控制点在左、右眼视图中的最终位置,以保持笔划在两视图中的匹配。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笔划属性,生成不同风格的立体图像风格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为立体图像的风格化提供了有效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