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青少年母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侗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认为:侗族青少年母语使用现状具有稳定性、兼用性、差异性的特点;侗族青少年在使用侗语过程中出现小舌音声母脱落、侗语词汇量减少、语法结构与汉语趋同等新特点;侗族青少年总体出现母语能力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就侗族母语使用情况的演变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三个方面考察了柳州方言的状语后置形式 :1 与动词有关的后置形式 (包括带宾语的两种类型 ) ;2 与形容词有关的后置形式 (从功能上划分为作谓语和作补语两种类型) ;3 与介词结构有关的后置形式。分别分析了三种状语后置形式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从类型学角度看 ,柳州方言属SVO语言 ,柳州方言的状语后置是典型的SVO语言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氏文通》是我国最早的古汉语语法著作,它的影响很大,对它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马氏文通》出版一百年以来,语言学界对它的评价向有争议,一方面肯定它的巨大贡献,也有人指出它的局限和失误;近年来,更有人要全面推翻其语法体系,否定它的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马氏文通》及其研究材料中,找出马氏明引、暗引前人成说例证,论述了《马氏文通》的两大来源,即承袭传统虚词研究精华和模仿西方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4.
戴庆厦教授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语言学理论研究上卓有成就。他1935年6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中央民族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名师,“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基地主任、首席科学家。2004年获“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戴教授在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二十多种语言和方言的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前人没有掌握的语言资料。在松紧元音研究上他全面揭示了松紧元音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来源,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科学的预测。此外,对声调、清浊…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毛南语量词的语义、句法形式和功能,认为毛南语的名词对个体量词的选择有其分类标准和认知理据;毛南语的量词对句法的制约性较强;毛南语量词的产生和发展受其语言特点的制约,是自源的。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十三经》的第一篇 ,成书于西周前期 ,句末语气词“也”是《周易》中最常见的语气词 ,而且绝大部分位于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此外 ,句末语气词“也”还可以位于名词谓语之末 ,位于动词谓语之末 ,位于代词谓语之末 ;位于介宾短语充当的谓语之后。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 ,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气词。  相似文献   
7.
论《左传》中的省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略作为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得到了语言学史上绝大多数学派的承认和关注。对语法的分析可以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来进行,这一点在汉语语法学界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以《左传》的语言材料为例,可以从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和表层句法结构的关系分析古代汉语的省略现象,即句法的省略、语义的省略、语用的省略,以及这三种省略的成因,从而对上古汉语省略的本质加以描写。  相似文献   
8.
范围副词可表示非常复杂的语法意义和语义关系。本文以《左传》为基点,对范围副词的句法意义及其来源进行了考证,并进一步分析了它的语义指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现代语言学中"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醒世姻缘传》中的366个"被"字句的主语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西周金文的连动式和兼语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 ,分析金文的连动式 ,从动词结构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表示先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表示目的、表示方式等三种类型 ,还分析金文的三重连动式实际上是表面的三连动 ;金文的兼语式的三种结构类型 ,从语义上看 ,其第一项动词全部是使令类 ;另外还分析连动式和兼语式混合套用的复杂谓语 ;试图从连动式和兼语式这一语法现象使西周金文与商代甲骨文的相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