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尝试从学生本位的视角,以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习状态、期望、爱情因素、消极因素。其中,学习状态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带天然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辟构造带是强超压发育区 ,也是莺歌海盆地超压源所在地 ,属典型的垂向超压传递压力系统 ,热流体活动十分活跃 ,具独特的天然气垂向运移特征。研究表明 :(1)异常温压形成强流体势 ,异常高压为天然气运移提供强大动力 ;(2 )流体压裂形成良好的天然气垂向运移输导系统 ,底辟带热流体输导系统主要是流体压裂面 ;(3)热流体活动模式决定了天然气运移 ,流体压裂可导致流体释放 ,使孔隙压力降低 ,并造成流体压裂面自动封闭 ,尔后地层压力再次聚集增大 ,再次导致流体压裂和流体释放 ,依此反复 ,形成流体幕式活动。天然气作为热流体的组成部分 ,其成藏特征为幕式聚集和处于聚集散失再聚集供大于散的动态平衡中  相似文献   
3.
对AHM模型2种基于IRT的判别方法——方法 A和方法 B进行改良,得到方法 C和方法 D.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试验考察A、B、C、D等4种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表明:蒙特卡洛模拟试验的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相符,方法 C优于方法 A,方法 D优于方法 B,且从总体上看新方法的评价指标比对应原方法的评价指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将独立分量分析(ICA)法与逆散射级数多次波预测法结合起来压制多次波.用逆散射级数法预测与自由表面相关的各阶多次波,并与原始地震记录组成多个观测量,通过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将与自由表面相关的多次波从原始地震记录中分离出来.理论合成数据试验表明,即使预测多次波与原始记录中的多次波能量不能很好匹配,ICA法分离多次波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原始资料的低信噪比使得ICA法分离多次波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学分绩点大学生个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自然班成绩平均绩点前20%和后20%的学生个性进行比较研究,调查对象为东莞理工学院10个系一至三年级的1319名本科生,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分绩点大学生的个性有一定的差异,前20%学生的P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后20%学生的得分,前20%学生的L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后20%学生的得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 GH 分布性质,采用 Monte Carlo 数据模拟技术,模拟生成一定偏度的偏态分布数据,运用Traditional方法、Jackknife方法、Bootstrap方法和MCMC方法估计概化理论偏态分布数据的方差分量标准误,探讨了数据的不同偏度对概化理论方差分量标准误估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Jackknife 方法估计偏态分布数据的方差分量标准误性能较差, Traditional和MCMC方法尚可, Bootstrap方法标准误偏差相对较小,且偏态分布数据的偏度对概化理论方差分量标准误估计有影响, Bootstrap方法对于偏态分布数据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偏度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带天然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底辟构造带是强超压发育区,也是莺歌海盆地超压源所在地,属典型的垂向超压传递压力系统,热流体活动十分活跃,具独特的天然气垂向运移特征。研究表明:(1)异常温压形成强流体势,异常高压为天然气运移提供强大动力;(2)流体压裂形成良好的天然气垂向运移输层系统,底辟带热输层流体压裂面;(3)热流体活动模式决定了天然气运移,流体压裂可导致液本释放,使孔隙压力降氏,并造成流体压裂面自动封闭,尔后地层压和再次聚集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师的组织沉默影响着组织氛围和工作效率,了解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归因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调整和实施管理行为。本研究假设小学教师责任心和组织沉默归因相关。本研究运用自编的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归因问卷和16PF有恒性分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责任心与组织沉默归因相关。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胶结物是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近系储层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主要类型为铁白云石和方解石.铁白云石分布于古新统顶部不整合面附近的相对浅部地层中,其δ13C值在-2.1‰到-2.5‰之间,相对接近海水,δ180值在-3.7‰到-4.1‰之间,沉淀温度较低(37℃到39℃).方解石主要分布于远离不整合面的相对深部地层中,其δ13C值在-2.4‰到17.3‰之间(大多数样品都在-10‰以下),显示了有机碳的影响;δ180值在-4.1‰到-15.3‰之间,多数样品小于-14‰,沉淀温度较高(多数样品大于90℃).研究结果表明:铁白云石是在瓯江运动暴露时间间隔中、岩石有效压实之前由大气淡水(包括与煤层有关的酸性水)溶解海相碳酸盐内源沉积物形成的,较早的铁白云石胶结作用增加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改变了砂岩压实曲线的斜率,对砂岩储集空间的保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方解石胶结物是在较晚成岩阶段的相对深埋藏条件下沉淀的,其物质来源与粘土矿物转化、有机酸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的溶解有关,在储层演化中具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