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董仲舒学说中,"气"不是最根本,它从属于"天"."天"从属于"元",是人的生命体验之象."元",重在"始"意,于董子言论中出现较少."仁"是董学之本.从"仁"出发,可以圆融地解释董学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2.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仁爱、勤劳、勇敢、守信是做人的道德。教师是通过师德来实现自己的做人道德。孔子所实践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最能体现师德的本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无私性为师德提供基础,留传精神生命基因的本能冲动为师德提供内驱力。  相似文献   
3.
<孟子师说>还原<孟子>太和气象,主要由三方面展开:以"知痛痒心"解说孟子"性善论",以"即事即义"发挥孟子"养气说",以"本之心术"阐扬孟子"尊王斥霸"思想.<孟子师说>从人之本心出发,还原了孟子的个人修养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从自我认知、商帮凝聚力、经营理念和钱财出路四个方面展开,比较甬商、徽商、晋商的价值观,最后得出结论:甬商是本业商人,徽商是儒雅商人,晋商是金钱商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明夷待访录》的中心命题“立君为天下”而出,分析了黄宗羲政治学说的内在逻辑,即从人的生命需要出发,彻底否定君主“家天下”和“无君主义”,主张“立君为天下”,兴公利除公害,最终成就“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为保证“立君为天下”的实现,黄宗羲既不主张以“天”来约束君权,也不提倡道德来规范人主,而是从权力的分配、法律的制定、舆论的监督、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来制衡君权。在此基础上,也分析了黄宗羲“以君为天下”政治学说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袁燮是南宋时期宁波著名的心学家和政治家,他提出自己的世家理念。袁燮认为,能称得上世家者,不在于权势和钱财的延续,而在于精神与气脉的传承。精神气脉的传承在于传“心”,而传“心”又寓于谨严的家法之中。袁燮的世家理念,来源于孟子的“世臣”观念,与他自己显赫的家世有关,对于今人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子之仁有三层面:恻隐之心,仁爱行为,仁德模式。恻隐之心源于人的生命之感,沿着向外奉献(“忠”)与向内克制(“恕”)两面展开。仁爱行为是恻隐之心的自然呈露,是表现性行为,不计力量,不计后果。仁德模式人人具有,生发恻隐之心和仁爱行为,又在恻隐之心和仁爱行为中得到培厚。  相似文献   
8.
《系辞》第一次对《周易》作了系统的哲学阐释,它围绕着“易”与“《易》”的话题,从人的生命体验出发,不仅提出了生命本体与生命现象之间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命题,还揭示了人类文化创造由“象(言)”到“意”、再由“意”到“象(言)”的认识论规律。  相似文献   
9.
袁燮的《絜斋毛诗经筵讲义》解读《诗经》颇有特点,这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受众意识。袁燮给皇帝讲解《诗经》,是要尽可能地启沃国君。他讲解《诗经》都是采用三段式的结构,语言简洁明了,并采信《诗序》与古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