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高校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自觉性、系统性的实际,论述了如何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在教学中要坚持革命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试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因此,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为困难,任务更显艰巨。文章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特别是按照江泽民同志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的创新思想,认真剖析了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论证了加快实现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战略意义,初步提出了促进实现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文章以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视角,论证培育高尚道德风尚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实践层面阐述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思想的确立和践行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中普遍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作出的一项新策略、新举措、新方法。高校开展“三生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培养新型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针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重视教育、统筹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提出了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跨入21世纪,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民办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办学的特色,因此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工商学院坚持"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功"的办学宗旨,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促进了学校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山学院于2009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针对“建设什么样的学院、怎样建设这样的学院”、“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要问题,文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立足边疆,提出应积极构建集地域:边疆、民族、师范、高职“五位一体”的地方高等教育办学新格局,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人才,对如何体现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和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州”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现状,从实践的角度论述了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