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模糊数学理论,运用模糊意见集中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机性能评价和销售预测进行研究,为评价差别不是很明显和含有多种因素的事物,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MIMO技术的空时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蔚  封志宏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19-19,24
本文介绍了MIMO技术的空时编码技术,重点介绍空时分组码的编码和解码方法。最后介绍了MIMO与空时码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决策、组织与控制、领导及领导人才、员工录用及考核、经营目标等几个方面将美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指出了美日企业管理中各自的不足和优势,说明日本企业在追赶美国企业过程中发挥了自己文化的长处,阐明两种管理模式竞争、比较的结果是:两种模式发展趋势是优势互补,趋向于融合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这两种模式优点的管理模式。本文通过这两种模式的分析、比较,提出我国企业管理模式探索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5.
 澜沧江-湄公河是世界第六大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景观类型多样.作者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STRM 90 m×90 m DEM,提取了基于栅格尺度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并从整体特征、垂直地带性和纬向分布规律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以低值为主,63.47%的区域地形起伏度低于1个基准山体(相对高差≤500 m),地形起伏度越高的地区,平地比例越低,反之亦然;②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在海拔3 500~3 599 m和5 800~5 899 m存在2个峰值,所在区域均位于横断山脉地区;③随着纬度的增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呈逐渐升高趋势,同时存在5个峰值,纬度由南向北、由低到高分别是12°N、16°N、19°N、25°N和29°N,所处地区分别是柬埔寨的豆蔻山脉、老挝境内的安南山脉南部的丘陵地区、安南山脉中北部、澜沧江中段和南段交汇处、西藏东南角的横断山脉地区.  相似文献   
6.
车晓明  封志宏  李高科 《科技信息》2012,(32):I0133-I0133,I0128
电子标签的“碰撞”在RFID系统中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UHF频段,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ISO/IEC18000—6中A、B、C三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优缺点,并对ISO/IEC18000—6C协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改进其防碰撞算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2001、2008、2014和2018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基础,计算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绿度(NDVI)、湿度(WET)、热度(LST)和干度(NDSI)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以期对抚州市东乡区18年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管与测量,并根据现有数据对其...  相似文献   
8.
资源科学的历史观:人类——资源关系的演进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科学是一门自然资源的形式、演化、质量民时空规律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为相互关系的科学。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知过程和开发利用史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大致分为:(1)以利用可更新资源为特征的自然崇拜时期;(2)以利用河更新资源为特征的人本位与技术革命时期;(3)以资源可持利用珠现代协调发展时期三个阶段。从资源科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观,即人类--资源关系的演进历程;可持发展的准则之一,即资源  相似文献   
9.
10.
环氧沥青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后,不可逆的交联反应随即发生,且组分反应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混合料需在容许时间内完成施工,对温度控制要求严格,施工条件苛刻。环氧沥青的材料性能研究逐年增多,但对人机配置、过程控制的研究仍有较大空间,缺乏材料改性机理与全过程控制紧密结合的综合研究来指导施工。以环氧沥青的材料改性机理、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为基础,通过分析环氧沥青材料固化特点与生产工艺控制之间的关联,介绍了环氧沥青新材料工程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人机配置、施工组织、工艺过程控制等角度,总结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的成果和不足,进一步阐述了该材料施工应用的发展方向,可为后续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及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