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人工生物活性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快速成型、三维重构和生物学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新型人工生物活性骨工程化制造系统。该系统制作的人工骨外形与被替代骨一样,内部都具有模拟真实骨组织微管系统的三维网架结构,可通过骨生长因子和活体细胞的复合,使其具有生物活性,因此弥补了传统生物填充材料由于缺乏活性布无法实现骨诱导的缺陷。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所制造的内部仿真结构,为人工骨的快速活化和新生骨细胞的三维并行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空间条件,其中骨引导和骨诱导的双重机制可有效地加速骨组织的生长,从而证明了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植入体强度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钛框架-CPC-BMP复合结构的人工骨,并通过长达半年的动物实验及后续分析研究其降解规律,得出了这种植入体降解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CPC在植入动物体内后,其孔隙率按对数规律递增,靠近植入体表面的孔隙率明显低于其内部的孔隙率,植入体与骨接壤的端部界面因大块降解而呈现出中凸状的推进曲线,钛框架上小孔处的孔隙率明显高于无孔处的孔隙率.钛框架能有效提高植入体的整体强度,同时对CPC的整体降解速度没有明显影响,因此该复合植入体在大段骨修复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些结论也为设计钛框架的形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CT图像的运动伪影校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消除因患者晃动造成的运动伪影及相关误差,提高CT图像的精度,提出了通过A型或U型圆柱管校正器对CT图像的扫描过程进行监测,并通过对图形的反向缩放、平移、旋转和偏移变换,对原始图像的伪影进行校正.研究表明,提出的校正器校正法能够有效地提高CT图像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不仅能消除或减少运动伪影,还能对CT扫描过程中的其他误差及图像处理中的误差加以校正,从而为CT图像的三维重建和定制化植入体的精确制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立体编织工艺构造人工骨仿生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人工骨植入体内的有效活化,应用立体编织法制作人工骨的微管结构.以CAD设计人工骨的微结构,用三维立体编织技术将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编织成人工骨微结构支架的负型,为控制人工骨的微管尺寸,在缝线上涂敷Ⅰ型胶原蛋白,在编织物内充填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固化后形成含有微孔结构的人工骨.实验表明,缝线的降解速度高于CPC的降解速度,能够早期在人工骨内部形成相互导通的微管道结构,这不仅有利于骨生长,还可以促进人工骨的活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可望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