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对乙酰氨基苯酚和三氯硫磷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水解反应得到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TPTA),再以TPTA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经过酰胺化反应得到硫代磷酸三(4-马来亚酰氨基苯)酯(TPTM),总产率达到76.5%.以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对各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法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对TPTM紫外光谱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在204.5nm、280.0nm两处有吸收峰.  相似文献   
2.
重垢水缓蚀阻垢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BTCA、锌盐、阻垢剂EB等为基础,运用旋转挂片法和静态阻垢法对某地下重垢水进行缓蚀阻垢研究,得到了一种对缓蚀、阻垢性能优良且性能价格比合理的复合缓蚀阻垢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衍射对有无阻垢剂存在条件下垢样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观察对比,进而对复配药剂的阻垢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含Fe^3 的5%盐酸体系中硫代酰胺、硫代丁酰胺及硫代苯酰胺的缓蚀作用及其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该类缓蚀剂是阴极几何覆盖型缓蚀剂,缓蚀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硫代苯酰胺>硫代丁酰胺>硫代酰胺,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缓蚀率提高,但浓度增至一定值时,出现平台效应;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促进其缓蚀作用,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在低温范围内(30-50℃),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能力加强,协同效应亦增强,温度超过60℃,缓蚀能力有所下降,协同效应也减弱,80℃时协同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4.
该文讨论了一种快速、自动测定循环冷却水中异养菌含量的方法。通过对24个水样的测定,得到了电导变化的检出时间tD与异养菌起始浓度φ(cfu/mL)间的函数关系,并将该文电导法的结果与标准平皿计数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每毫升细菌数在10^2~10^7范围内两者的结果均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5.
分散介质及分散剂对丙烯酰胺分散聚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醇/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PAM)。讨论了醇的种类、醇水比及PVP的用量对丙烯酰胺(AM)分散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水比(体积比)为50:50时,制备的PAM较稳定,单体转化率高;PVP添加量为单体含量的15%时,能制得较高分子量的PAM。  相似文献   
6.
评定阻垢剂阻垢性能的玻璃电极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反应前后水样中氢离子浓度变化来评定阻垢剂性能的新方法-玻璃电极法。研究表明,玻璃电极法在评价药剂的阻垢性能方面除了可得到与鼓泡法相同的结论外,还具有重现性好(标准相对偏差仅为鼓泡法的50%)、操作时间短(测定所需的时间从鼓泡法6h降为30min)、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结果可信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含荧光基团的马丙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溶剂,30%的过氧化氢为引发剂,合成得到了含荧光基团的马丙共聚物.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马来酸酐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95∶5,引发剂为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总质量的55%,催化剂为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总质量的2‰,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00℃.以荧光光谱法和静态阻垢法研究了含荧光基团的马丙共聚物的性能,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64mg·L-1;具有良好的阻碳酸钙和硫酸钙的能力,与市售马丙共聚物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东某高硬度、高碱度地下水质,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了一种适合热电厂特点的水稳剂,该水稳剂由PBTC、AMPS共聚物、锌盐和铜缓蚀剂等5 个组分组成。研究表明,该复配药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很强的锌稳定能力。在浓缩倍数k = 2.5 时,该药剂的静态阻垢率在80 % 以上,对碳钢、黄铜、紫铜、不锈钢等金属的缓蚀效果达到了行业优秀级标准。综合性能远优于该厂的原用药剂。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采用PVA-硼酸法制作固定化污泥颗粒,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恢复的污泥颗粒进行实验,得出苯酚降解的适宜条件。污泥与载体体积比为1:1,平均粒径2~4mm,载体为PVA 活性炭的固定化污泥颗粒,在水力停留6h,泥水比为1:4,进水酚浓度达250mg/L时,可得99.8%的酚去除率,废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荧光染料的发光机理,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基的1,8-萘酰亚胺染料,并以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其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及6-31G(d)基组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合时密度泛函理论及6-31G(d)基组计算基于上述结构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计算结果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电子从环外原子转移至3个六元环上,预测的光谱性质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