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芜湖城南大直径过江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法对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无为长江大堤沉降特征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校正数值模型;其次,在考虑土体开挖、泥水支护、管片衬砌、壁后注浆以及地层损失等施工要素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分析压密注浆加固土体前后大堤的沉降;最后,对堤坝地表沉降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压密注浆可有效地降低堤坝顶部沉降值;盾构双线同时掘进下穿堤坝时,大幅增加了堤坝顶部的沉降值;盾构穿越后的最大沉降值为20.46 mm,满足规范中沉降值要求。研究结果为芜湖城南大直径过江隧道掘进提供指导,对类似工程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极限平衡法中锚固力等效方法常常造成滑面内力突变及与常规内力分布不相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等效方法.依据弹性力学的楔形体和半无限弹性空间体受力的基本解答,进行力学变换和数学推导,得到单锚和框格梁锚作用下的锚固力等效滑面正应力模型.对于群锚,可根据叠加原理获得,新模型下的滑面正应力分布光滑连续,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锚固力等效方式造成边坡内力突变的现象.由锚固力等效的滑面内力模型建立了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锚固边坡安全系数,也可以计算达到预定安全系数所需要的锚固力.算例和工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无量化指标或指标量化依据不足的缺陷,建立一种量化的指标体系,确定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预警指标阈值并合理划分警限.定量指标根据改进的海因里希安全事故法则,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特点和相关规范进行调整,施工事故发生比例按重大事故占2/330,较大事故占48/330,一般事故占280/330进行划分,分别对应重警、中警、轻警在指标阈内的阈值.对监测指标统一量纲建立隶属度函数并进行相关计算,将计算值与预警区间对比发出相应预警.该方法应用于芜湖轨道交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对于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风险源,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深基坑实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孔隙水压力作用条件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并通过强度折减法计算基坑各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析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连续墙能够很好地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基坑的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法可以很好地获得基坑的安全系数与失稳破坏面,且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安全系数不断降低并逐渐趋于平缓;围护结构的深度对基坑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地下连续墙深度增大,安全系数先有明显增大,之后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灰色预测理论在连续梁桥线形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灰色系统基本原理,结合黄龙大桥施工监控工程实例,建立GM(1,1)模型,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挂篮变形进行预测,预测数据与现场测量数据吻合良好,墨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以芜湖超大直径过江隧道穿越长江段为例,采用岩体水力耦合细观力学模型对江底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水力耦合效应、岩体内部微裂纹结构特征及支护水压等对开挖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水力耦合时,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水平位移位于隧道两侧,随着与洞周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隧道底部隆起值大于顶部沉降值,而考虑水力耦合作用后,隧道两侧边墙与江底地表均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隧道顶部沉降显著增大,底部隆起明显减小,比顶部沉降小1个数量级;随着江水位增大,江水渗流作用对江底地面沉降变形影响效应更加明显;岩体内部初始微裂纹结构特征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江底变形响应影响较大,优先水平发育时,水压力降低区域明显增大,江底地表竖直沉降范围明显扩大,距离开挖隧道较远区域地表也产生较大沉降变形;适宜的支护水压可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变形扰动进行有效控制。研究成果对深化涉水隧道水力耦合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