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复杂开放环境下人群密度估计中的多尺度目标和小目标感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图融合的多列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密度估计算法.所提出的特征图融合方式,一方面综合利用高层语义特征与底层细节特征,实现了对小目标的感知;另一方面大幅提高基础网络集成数量以应对目标多尺度问题,最终提高了人群密度估计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提高了密集开放场景中人群计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加强概念教学是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文章认为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概念产生的背景、突出其本质特征、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应注重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丙醛缩合制备2-甲基-2-戊烯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丙醛双分子缩合剂2-甲基-2-戊烯醛的反应,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阴离子交换树脂/丙醛(摩尔比)、溶剂用量对目标产物2-甲基-2-戊烯醛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2-甲基-2-戊烯醛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30℃,时间2h,阴离子交换树脂/丙醛10mmol/20mmol,溶剂苯5mL,目标产物2-甲基-2-戊烯醛的产率可达93.54%。  相似文献   
4.
未来天基信息网络(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 SIN)领域将面临由结构复杂、环境动态、业务多样等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数据驱动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作为一种应对上述挑战的可行思路被引入SIN领域。首先简要介绍了DRL的基本方法,并全面回顾了其在SIN领域的研究进展。随后,以星地网络场景的中继选择为例,针对大规模节点问题提出了基于平均场的DRL算法,并提出一种基于微调的模型迁移机制,用以解决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的数据差异问题。仿真证明了其对网络性能优化的效果,且计算复杂度和时间效率均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DRL方法在SIN领域的局限性与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强化学习前沿进展,讨论了此领域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氢氯噻嗪药物共晶的制备、表征及量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氢氯噻嗪(HCT)作为药物活性成分(API),以烟酰胺、烟酸作为共晶形成物(CCF),在室温条件下制得2种药物共晶HCT·NCA(1)、HCT·NNA(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此外,利用Gausian 03W程序,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2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全优化,对其分子轨道能量、前线分子轨道、自然键轨道(NBO)等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
固体酸催化合成苹果酯-B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合成苹果酯 -B过程中的无机盐类固体酸的催化活性。通过考察酸种类、用量对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 ,选出两种盐类 :Al2 (SO4 ) 3·18H2 O ,以Mn +计用量 2 .5 %~4.4% (摩尔比 )时 ,反应 1~ 1.5h ,苹果酯 -B的产率达 94%以上 ;当CuCl2 ·2H2 O用量仅为 0 .9% ,同样反应时间 ,苹果酯-B的产率达 99%以上。通过中毒实验得出Lewis酸和Bronsted酸均为催化活性中心。另外 ,还讨论了 72℃下的平衡转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固体强酸TiO2/SO42-作催化剂,苯/三氯甲烷(2:1)作溶剂,研究了假性紫罗兰酮环化合成紫罗兰酮的反应.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5.6mL假性紫罗兰酮,催化剂用量为2.1g,溶剂用量为8mL,环化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0h,在此条件下所得紫罗兰酮的产率约为77%~78%左右,高于文献值70.4%.  相似文献   
8.
针对衡阳师范学院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培养学生大型仪器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生理条件下(pH-7.41)研究了β-环糊精(β-CD)、6-去氧-(N-胺乙基)环糊精(CR—β—CDen)分别与刚果红(CR)的包合作用;研究了CR,(CR—β—CD)和(CR—p—CDen)超分子体系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紫外滴定实验结果表明:(1)β-环糊精和6-去氧-(N-胺乙基)环糊精都与客体分子刚果红发生超分子作用;(2)CR,CR—pCD,CR-β-CDen与小牛胸腺DNA作用的结合常数Kb值分别为4.1×10^4L/mol,1.36×10^5L/mol,2.33×10^5L/mol,表明超分子体系CR-β-CDen与DNA的相互作用最强。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CR,CR—β—CD,CR-β-CDen的荧光强度随着CT—DNA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环糊精衍生物CR—β—CDen荧光增强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丙醛双分子缩合制2-甲基-2-戊烯醛的反应,以NaOH水溶液作催化剂,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NaOH固体/丙醛(摩尔比)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2-甲基-2-戊烯醛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293K、溶剂苯5ml、催化剂浓度2M、时间1h、NaOH固体/丙醛(摩尔比)2/5,目标产物2-甲基-2-戊烯醛的收率可达9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