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岩溶地区马尾松群落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岩溶山区生态重建示范点都安县三只羊乡岜马屯和全州县白宝乡行水田村的两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的外貌及结构特征、种类组成、土壤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相似性对比研究,并与砂、页岩地区的马尾松群落进行比较.得出:在特殊的情况下岩溶地区的碳酸盐岩地层的土壤形成酸性,是岩溶山区能形成马尾松群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海伦兜兰(Paphiopedilum helenae)的地理分布、野生环境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海伦兜兰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地区的靖西市和龙州、那坡等县,位于东经105°59'-106°56'、北纬22°28'-22°58'区域内,垂直分布高度为430-878 m,分布范围非常狭窄.海伦...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对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生长、生物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拟为走马胎药材应用和采收提供科学依据。以1-5年生走马胎植株为试验材料,用全株挖掘的方法测算其生物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有效成分。结果表明:走马胎株高、基茎及各器官的生物量随栽培年限延长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生物量增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根、茎生物量增速最快出现在第4年,最慢在第5年。栽培年限可显著影响走马胎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P<0.05),其中根比重为0.30-0.51,普遍高于茎、叶,且最大值出现在第4年。走马胎有效成分含量总体呈现根>叶>茎的趋势;3年生植株各器官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年生茎、叶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2年和4年生根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综上,走马胎最佳药用部分为根系,栽培3-4年采收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秦惠珍  邹蓉  韦霄  柴胜丰  唐凤鸾 《广西科学》2023,30(6):1171-1179
为探明最适宜栽培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i)的光强,采用人工遮阴方法研究不同光强处理(RI 10、RI 30和RI 50)对其叶片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对白花兜兰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thetic rate,Pn)日变化影响基本一致,Pn均随着时间递进而降低,白花兜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12:00之前,不同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气孔因素对RI 1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影响较大。RI 3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日均值最大且具有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E),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处理,是白花兜兰生长的最适光强。白花兜兰为阴生植物,RI 5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叶绿素易受损。经过2个月遮阴处理后,白花兜兰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在RI 30光强处理下最大。因此,人工栽培白花兜兰时应进行适当遮阴处理,其最适宜栽培的光强为750 μmol·m-2·s-1,约为自然光强(2 500 μmol·m-2·s-1)的30%。  相似文献   
5.
郭丽君  唐凤鸾  赵健 《广西科学》2020,27(4):400-405
研究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不同类型材料对种苗组培快繁中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的影响,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茎段萌发腋芽、叶片诱导不定芽和叶片细小茎段为试验材料,测量记录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苗高、鲜质量和茎叶生长情况,以及生根培养的生根率、根系和植株生长情况等,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分析评价走马胎不同类型材料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走马胎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中,腋芽培养效果最好,叶片细小茎段效果最差;在继代增殖中,腋芽培养的各项指标数基本达到叶片诱导不定芽和叶片细小茎段的1.5倍以上,在生根培养中,腋芽培养的各项指标数也达到其他两类材料的1.3倍以上;综合评价排序均为腋芽 > 叶片诱导不定芽 > 叶片细小茎段。腋芽为最佳培养材料,可用于走马胎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桂北南方优质早熟梨生理异常现象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丰水和翠冠两个南方优质早熟梨品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气候条件、梨品种特性、水肥管理模式以及生理异常发生前后6个月内植株叶片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桂北地区梨树生理异常现象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水梨更容易发生生理异常现象;桂北地区秋冬季气温偏高、夏秋之交高温干旱、品种遗传特性、病虫危害和梨园的综合管理措施不到...  相似文献   
7.
山银花的组培快繁和种质离体保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DC.)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MS、1/2MS、1/3MS、N68、White)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IBA、NAA、2,4-D、BR)对其诱导、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建立山银花的快速繁殖再生体系,并探讨在温度15~20℃条件下,不同保存培养基(MS、1/2MS、1/4MS)对种质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山银花嫩茎段分化能力较强,在培养基MS 6-BA0.5mg·L-1 IBA0.1mg·L-1上培养7d腋芽开始萌发,15d时的诱导率达到90%;以N68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0.4mg·L-1和IBA0.4mg·L-1能较好地促进芽的伸长和增殖,避免叶片发黄脱落,每30d的增殖倍数为5.0倍;生根培养基以1/2MS IBA0.2mg·L-1最好,培养30d时生根率达95%;以单株芽段为离体保存材料,在1/2MS 蔗糖20g.L-1培养基上培养30d后无菌条件下加入0.5mg·L-1硝普钠溶液,继代间隔期可以延长至180d。  相似文献   
8.
唐凤鸾  盘波  赵健  韦霄 《广西科学》2021,28(5):491-498
为有效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采用查阅资料、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白花兜兰的地理分布、生境和资源现状,并对其分布区气候特征、土壤养分和植被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花兜兰主要分布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环江县、罗城县、都安县和贵州荔波县的石灰岩山上,位于107°53''-108°35'' E,23°56''-25°19'' N,垂直分布高度为224-850 m,其中535-743 m较为常见。分布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为15.3-21.5℃,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为-10℃;年降水量为1 388.7-1 752.5 mm,多集中于4-8月,年均相对湿度为75%-83%。白花兜兰种群位于坡度大于30°山体的中上部,植株生长于荫蔽度大于60%的岩壁上,土壤稀少。种群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个体数量不足100丛,并以1-20丛居多;80%种群的植株年龄老化,属于衰退型种群。少数位于潮湿环境的种群生长有大量种子幼苗,具有一定自然更新能力。种群土壤主要为黑色石灰土,pH值为7.95-8.27,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和交换性钙含量丰富,其他元素含量较低。保护区内种群所在群落植被保存良好,保护区外原始植被破坏严重。群落植被由分布于49科80属的94个物种组成,且广西和贵州分布区的植被种类相似度极低。调查新发现白花兜兰野生种群6个,扩大了分布范围和资源数量。潮湿环境有利于白花兜兰种子自然萌发。本研究基本掌握了白花兜兰的地理分布、资源状况和主要生态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var.hickss)嫩茎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研究。愈伤组织诱导以MS为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以MS和B5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和组合的细胞分裂素(6-BA、TDZ、KT、2-ip)、生长素类激素(NAA、2,4-D),和水解乳蛋白、活性碳等抗褐化试剂,考察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曼地亚红豆杉嫩茎有很强的分生能力,比嫩叶更易于诱导愈伤;在培养基MS TDZ0.002mg/L NAA1.0mg/L、MS TDZ0.002mg/L 2,4-D1.0mg/L、MS TDZ0.002mg/L NAA1.0mg/L 2,4-D1.0mg/L和MS KT1.0mg/L 2,4-D1.0mg/L NAA1.0mg/L上,嫩茎愈伤的诱导率达100%,生长迅速,品质良好,利于继代培养;培养基B5 KT1.0mg/L 2,4-D2.0mg/L NAA1.0mg/L适用于愈伤继代,每30d增殖倍数5.2倍;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500mg/L、维生素C 1000mg/L或水解乳蛋白1000mg/L对抑制材料褐化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海伦兜兰(Paphiopedilum helenae)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研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海伦兜兰的5个居群(71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海伦兜兰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90%-100%,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为0.451,香农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801。海伦兜兰绝大多数(93%)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仅有7%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变异,基因流(Nm)平均值为4.916。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主坐标分析(PCoA)和Structure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并未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靖西市(JX)和龙州县下冻镇春秀村(LZ)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应作为海伦兜兰重点保护单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