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一种基于FOXBASE^+的化学实验管理程序,在实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以TI公司CC2530模块为例,根据Zigbee路由协议,在总结现有路由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获取Zigbee网络拓扑信息的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自动获取的网络拓扑信息与Zigbee无线网络中的理论地址分配机制是一致的,为Zigbee网络的有效、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丘陵山区的土地整理工程受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变化无常的气候,破碎的土地资源、不均的水资源分布以及频发的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对多个已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西南丘陵山区土地存在重视增加耕地数量,但忽视提高耕地质量,工程设计脱离实际,与相关规划衔接不够等关键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用均匀设计分析方案,进行丝裂霉素C对黑曲霉化学诱变菌丝体和原生质体诱导产植酸酶选育,并以诱变时间(X_1)和丝裂霉素C的浓度(X_2)建立回归方程.实验筛选出具有4株较高酶活的菌株,诱变菌丝体得到2株酶活是始发菌株183.89%和147.55%;诱变原生质体得到2株酶活是始发菌株395.52%和381. 98%.由响应面模型初步判断,在丝裂霉素C浓度为5~30 mg·L-1和诱变时间45~60 min时,丝裂霉素C 对黑曲霉诱变原生质体选育产植酸酶菌株的效果比对菌丝体诱变效果好.用均匀设计对丝裂霉素C诱变菌丝体和原生质体的效果进行回归分析,所得模型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89.02%和99.13%,模型拟合程度好,实验误差小,可以用此模型较好的对丝裂霉素C的黑曲霉菌丝体诱变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树扩展朴素贝叶斯(tree augmented naive Bayes,TANB)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的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和贝叶斯网络(Bayes network,BN)方法,结合了前者计算简单和后者能表示属性间相关性的优点.同时我们提出使用增益比率进行网络特征选择来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通过对DARPA数据的入侵检测实验,与传统方法做了比较,其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法效果很好,对各种入侵类型的检测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6.
7.
了解用户的行为与特征对网站的设计与维护非常重要,分析网站日志可有效获取Web的访问信息.提出一种利用对网站日志文件的分析实现Web用户分类的新算法.首先对日志文件进行数据筛选及事务识别,构建出一个链接网络图;然后利用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定义评估页面之间相似性的新指标,合并相似的页面,形成一个压缩链接图;使用FDOD对链接图中的链接路径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该分类算法具有易于使用、响应迅速以及准确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快速全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脑瘤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过于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快速全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采用分阶段动态递增的方式选取初始聚类中心,避免了随机化设置导致的聚类结果稳定性差问题.实验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脑瘤图像分割中的聚类效果较好,多个数据集的聚类准确率也表明,快速全局模糊C均值算法的聚类稳定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