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确定lappin′方法适用对呋喃萜类毒素的测定报导在我们改进过程中用纯品甘薯酮作标准。甘薯受感染组织中呋喃萜类的含量的比色法测定,用氯仿一甲醇(1:1 v/v)混合液提取后,提取物在存在2,4—二硝基苯肼的碱乙醇溶液中有一个吸收光谱。溶液的光密度的测定用72型分光光度计;在480mμ处有最大吸收值,光密度的计算用平均值,从观测的光密度在制作的标准曲线图上直接查出甘薯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生姜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糖肽键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导以生姜为材料,冷丙酮脱脂脱色后,用0.1mol/LPH6的磷酸缓冲液提取、硫酸铝盐析,经DEAE-纤维素DE-52和SephadexG-75纯化,得生姜蛋白酶两个组份ZE1和ZE2。它们经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均为单一的蛋白带,PI值别为7.0和8.0。苯酚-硫酸法鉴定,其均为糖蛋白。β-消去反应表明:ZE1和ZE2中的糖肽键型均为非0-型糖肽键。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本文主要是报导甘薯黑疤病毒素检测的简便有效方法,不可避免地涉及甘薯酮的提取和纯化。目的在于向有关工作者推广应用。因此在这里顺便介绍一点这方面研究的情况,似乎是必要的。甘薯黑疤病1890年首先发现于美国,1919—1921年间传到日本,1937年传到我国,现在成为农作物重大病害之一。染病的甘薯,不论在田间或贮存期,都影响这种作物的质,直接关系到以甘薯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在国内还没有合适的检测品方法。黑疤病害的甘薯引起饲料中毒,在美国和日本已有几十年的记载,主要是牛和猪。实验动物表现的症状有两种类型,一是急性肺气肿(腺癌病)。肺气泡囊的里层细胞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