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华北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陆上大尺度气候变迁,在欧洲和北美均以大陆冰盖后退过程中各阶段所遗留的各种遗迹,孢粉分析所揭示的、随冰盖后退而发生的植被带的更替以及反映冰盖消长的全球性海面升降为主要标志。由于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我国东部在最后冰期不存在大面积冰盖。但由于冬长、严寒,华北北部和东北广大地区,晚更新世冰期的冰缘现象普遍发育,近年来不断有所发现;地势或纬度较高的地方,甚至留下了全新世寒冷时期的融冻遗迹。本文根据在华北实地考察所发现的冰缘现象遗迹,与之相应的孢粉分析所反映的植被变化以及某些地点所见到的海平面变动,讨论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华北地区的气候变迁概况。  相似文献   
2.
一、水源调节的必要意义位于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之间的西崑仑是一条耸立在荒漠地区的干燥性山脉。它作北西西走向,山脊平均高度为6,000公尺,很多高峯上升到6,700公尺.而个别高峰则达7,000公尺,甚至更多一些。北麓山前平原的下部尚有1,000—1,400公尺的海拔高度位置在平原上的绿州,大部处在北纬37°左右,夏季气候炎热,积温达4,000—4,500℃,无霜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塔里木河是南疆一条最大的河流,上游为叶尔羗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和和闐河四大河流,从阿克苏河口到群克为止,称为中游,群克以下河道轉向东南,流注于台特馬湖,称为塔里木河的下游。塔里木河的中游东西长达400公里,横贯在天山东麓缓斜冲积洪积平原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間,沿途不仅沒有接納一条进水的支流,而且它本身却分支岐出,形成一个极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构造和新构造运动从玛纳斯地区南望那些常年积雪的高峯是天山北绿的巨大褶皱山脉,大部由古生代火山凝灰岩、变质岩和石灰岩等所组成,这是具有地槽型沉积条件的沉积区.历经加里东、海西宁造山期,形成许多陡急的褶皱,并有岩浆活动.地质情况反映在地形上是峻拔的高山.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自然区划的主要任务在于研究区域分異的规律性。地球表面每个区域的地理位置,高度和其它地理因素形成区域自然特征。区域的差異也就是区域特征的差異。组成区域特征某些因素的变化便会引起这个区域的结构和发展的变化,也就会引起区域自然综合体的变化。正因如此,才说形成区域特征的因素和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自然综合体是区域特征中最主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1958年8月至9月,我們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綜合考察队塔里木河中游的考察工作。这次考察是根据新疆維吾尔自治区第一書記王恩茂同志的指示組織起来的。考察的任务是为大規模、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地资源找出更多的科学依据,特別看重研究塔里木河中游的水利資源、土壤盐渍化以及防风回沙三个问題。参加这次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疆最近地球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問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討新疆最近地質时期的古地理,特别注意到气候带的移位和巨大气候变化及其总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主要是从强烈的构从运动和冰川作用来考虑的。至于由其他因素所引起較小周期性的气候变化这里暫不予討論。新疆在白堊纪,老第三纪时期构造作用微弱,隆起的山地逐漸被夷平,西部有暖流进出古地中海,极地沒有冰盖,因此大气环流形势近似今日西欧和北非之間的环流系統。喜馬拉亚运动开始以后,古地中海消失而为新期褶皺山脉所代替,欧亚大陆联成一片,逐漸建立起东亚新的季风环流系統。新疆冬季受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許多地方轉向干寒气候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罗布泊的迁移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关于罗布泊迁移的争论罗布泊即罗布诺尔,古时称泑泽或称蒲昌海。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部。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于该湖位置的变化,发生争议。本文作者根据1959年新疆综合考察队东疆分队考察资料和ERTS百万分之一卫星照片的分析,认为罗布泊在历史时期从来没有迁移到别处去过,只在湖盆内部受到最新构造运动和水文变化的影响,表现出各个时期积水轮廓的变动,并非“游移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