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采用CuI作为促进剂,氰基三甲基硅烷(TMSCN)作为氰化试剂,DMF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可以顺利地发生氰化反应,高产率地得到了一系列2-氰基苯并呋喃(噻吩)类化合物,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方法与传统氰化反应相比,避免了使用毒性较大的氰化钠或氰化钾作为氰化试剂,并且还具有条件温和、产率高和选择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整合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实验比例,促进实验教学绿色化: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革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讲授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等方面探讨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亲电加成,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自由基加成和亲核加成。不同的反应历程会产生立体选择性不同的产物。在烯烃各类反应的基础上,对烯烃加成的反应历程进行探讨,以便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氯乙酸水解合成羟基乙酸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氯乙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得出理想的反应条件为:氯乙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15∶1,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10 h,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0%,此反应条件下羟基乙酸的产率大于93%.且该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对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5.
有机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要根据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谈一些对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不同磷钨酸含量的UiO-66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XRD、FT-IR及氮吸附表征,探索改性催化剂的结构,研究催化剂对二甲苯的乙酰氧基化和硝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催化剂种类、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推测反应机理。结果表明:40℃下,采用0.2 g磷钨酸改性UiO-66,NO-3和对二甲苯的物质的量比1:1;催化剂的用量为80%时,催化效果最优。在该条件下,对二甲苯的催化反应的总产率为91.02%,乙酰氧基化产物的产率为38.16%,硝化产物的产率为52.86%。  相似文献   
7.
根据低聚乳酸的合成、裂解、环化反应和重结晶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优化了L-乳酸的脱水、聚合温度、裂解温度、L-丙交酯的蒸出速度和重结晶等工艺条件,提高了丙交酯的纯度和产率。采用ZnO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1.3%,齐聚温度和裂解温度分别为160℃和230℃,所得L-丙交酯的粗品产率可达80%,纯品产率可达2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