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加热速度对煤的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煤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中碳对CO2化学反应性及单位质量碳的气化反应速度常数--特殊反应速度常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于直接还原回转窑窑头喷煤用的高挥发分煤,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中碳对CO2化学反应性和特殊反应速度常数发生明显变化,随加热速度增大而明显增大,这一研究结果为直接还原回转窑窑头喷煤强化还原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X光透射装置研究煤还原新疆什可布台矿还原膨胀特性,发现反应性好的义马煤还原矿石发生恶性膨胀。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还原后矿石的微观结构变化,电镜下观察到“铁晶须”的存在。X射线衍射分析测量晶胞常数表明,铁氧化物晶格中渗入了杂质,促使“铁晶须”的生长,导致矿石还原时出现恶性膨胀。高温快速还原能减轻膨胀,降低粉化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单颗粒煤在窑内的运动状况,并利用两相流理论导出窑头喷吹粒煤的单个煤粒的运动规律公式,将该式计算值与西昌、福州窑的实际冷态喷吹比较,结果基本吻合。当喷枪高度和喷吹速度一定时,可用该式确定喷枪的最大倾角和最大喷出速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考查了含铁尘泥小球的加入量,混合料水分,配碳量对垂直烧结速度及烧结矿的转鼓指数、成品率、FeO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铁尘泥制成小球,配入烧结料中进行烧结,可以改善烧结料粒度组成。使垂直烧结速度、成品率及烧结矿质量均有所提高。该法为冶金厂含铁尘泥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热速度对煤气化反应性影响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BET动态吸地等手段研究了直接还原回窑用煤粒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媒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加热条件下煤的挥发分大量快速放出,使碳的颗粒破裂,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介了用链篦机—回转窑作为粉末冶金铁粉生产一次还原的工艺流程。讨论了采用链篦机—回转窑法生产铁粉的可能性、作了理论分析,介绍了工业试验结果。实验证明采用链篦机—回转窑生产铁粉工艺上可行;主要原、材料消费仅为现有工艺的1/3~1/2;试验产品的理化性能符合国家二级铁粉标准;可用无烟煤等代替木炭作还原剂,扩大了还原剂来源;省去了陶瓷罐和薄铁皮罐,为国家节省大量耐火材料和薄铁皮;劳动条件较好,易于实现机械化,因此链篦机—回转窑法是迅速发展我国铁粉生产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以某铁精矿为原料生产还原铁粉的一次还原过程中各工艺因素与盐酸不溶物含量变化的关系,一次还原中盐酸不溶物剧增的基本原因是还原过程中的矿物转化,矿物转化除生成盐酸不溶物外,还伴有难溶性矿物出现,各工艺因素中对矿物转化的影响以还原温度最显著。因此,以精矿作原料生产还原铁粉,首先要尽量降低杂质含量,选用纯净的铁精矿;其次应根据原料确定合适的一次还原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本文提出了回转窑用还原煤的技术要求:选用还原煤的灰分软化温度必须高于窑内最高作业温度100—150℃;选用反应性高的煤;灰分含量应小于20%;挥发分含量20%—30%为宜;硫含量低于1.0%;膨胀指数不应超过1;煤的平均粒度应与矿石平均粒度相近;注意控制小于1mm的粉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