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凤凰出版的史料书系与其说是书痴者的精神漫游,不如说它为台湾战后文学史的建构提供一砖一瓦,这是对阅读空气愈来愈淡薄的当下社会的补救和切实的导引。许俊雅的文学史观念的创新与实践,均因历史的积淀及其资料尽量收集全,尽可能考辨资料的真伪,使其研究品质显著提升。杨照的文学评论带有深厚的社会批评色彩,在深入反省历史与现实时,能紧扣知识分子迷惘与困境的精神状态,锐利的风格在文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后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台湾堀起,形成了向“战斗文学”思潮挑战的形势。对此,有人感到不可理解,也有人极力抨击,其实,这是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现实条件及文学艺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我们总是想到诗作者对社会的责任。做一条蚯蚓在田地里翻土吧,而不要做寄生的螟虫栖息在水稻上,即使后来化成了美丽的蝴蝶,也是不足取的”。这是邹荻帆在粉碎“四人帮”后出版的诗集《布谷鸟与紫香丁》后记中的一段话。读了这段话,使人感到:这位老诗人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不仅几十年如一日在“诗垦地”上翻土,而且在诗论园地上耕耘。 邹荻帆的诗歌评论,题材较为广泛。除对新人新作的推荐外,还有对当前创作倾向的评论,外国诗歌的评介,学习毛泽东诗词的体会,对当代名作的剖析,以及诗艺札记等等、这些文章,大都散见于《文艺报》《诗刊》以及湖北等地的文艺刊物上。 诗歌评论的任务,在于通过具体作品的评论,通过对各种诗歌现象的分析,回答诗歌运动和诗歌创作提出来的实际问题,以推动诗歌创作的发展。邹荻帆的诗评,是努力按这个要求做的。开国初期,诗歌创作涌现了大量歌颂党、歌颂人民领袖的诗歌。这些作品有不少是写得成功的。但也有些诗歌作者,对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翻天复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五十年代,流沙河曾以其清新的诗句和读者交流心声。那时,他出版了《农村夜曲》,《告别星火》两本诗集(还有一本短篇小说集《窗》)。在诗论方面,他还来不及形成系统的文字,但进行过思考——且是独立的思考。如在题材问题上,他反“题材决定论”;在诗艺规律的探讨方面,他强调“个性是诗歌的生命”,反对彼此相似的,“就象每年中秋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一样,涌到编辑部来”的节日诗。他强调诗人不要赶时髦而“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受”,不要怕戴“‘标新立异’的帽子”,其结果是政治运动一来,自己被戴上了一顶更吓人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被强迫化装为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一九三五年所写的一封信中称:“我是散文式的人,任何中国诗人的诗,都不喜欢”。其实,鲁迅并不是“散文式的人”大家知道,鲁迅本是具有诗人的性格与气质的,但他无心做诗人,虽工于诗而不喜作。他在创作小说时,倒是把他平素积累的诗艺修养倾注在小说的形象创造里面,他的那两本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小说集(其中《仿徨》还用了屈原的诗句作题辞),  相似文献   
6.
王朝闻(1909——),四川合江人.1931年以前,在杭州艺专学雕塑.1940——1949年先后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大艺术学院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和美术创作.解放后,担任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杂志主编等职.他出版的文艺评论著作有:《新艺术创作论》、《新艺术论集》、《面向生活》、《论艺术的技巧》、《一以当十》、《喜闻乐见》、《王朝闻文艺论集》(三集)、《创作、欣赏与认识》、《论凤姐》、《开心钥匙》、《不到顶点》、《再再探索》、《了然于心》、《审美谈》、《审美的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迅速增长,但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却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这已经成了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主要因素.充电基础设施作为电动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规划对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荒漠行者,是笔者对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的称谓。这种成体体长不过五六厘米的蜥蜴,其貌不扬,却遍布青藏高原的荒漠地带。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和新疆都有它们的踪迹,分布  相似文献   
9.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这说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往往会在肖象上刻下很难磨灭的印记。就拿解放前来说吧,肥头大耳的资本家不会有采煤工人那样粗壮的胳膊,吸烟品茗的文人没有昼夜劳作的农夫那样黝黑的面庞,沟壑边的饿殍也从未有过交际花脸上的那种妃红俪白。这种种生活现象表明:人们的体态、容貌、服饰、风度等特征与本人的阶级出身,经  相似文献   
10.
蒋孔阳(一九二二——)四川万县人。四十年代后期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经济系。一九五一年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同年九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学习苏联小说表现英雄人物的经验》,这是他正式跨上文艺论坛的第一步。一九五七年,出版有文艺理论著作《文学的基本知识》、《论文学艺术的特征》。粉碎“四人帮”后,出版有《形象与典型》等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