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论旅游中民俗风情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旅游中民俗风情美卢善庆民俗风情,在旅游中作为人文景观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以其美学风貌,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在于人的美的昭示和显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开放、改革的近十几年来,我们又在如何开展民俗风情游、加强美育薰...  相似文献   
2.
美发美容艺术定位和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发美容已成为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自然科学为基础,科学认识为前提,审美个性是其选择。整体把握,显现内涵,环境协调和扬长避短等原则是其美学追求,其走向可归纳为豪华型、职业型、粗放型、变异型和复古型等。  相似文献   
3.
艺术形态和文化模式的反思──读(台湾)姚一苇《戏剧与文学》卢善庆《戏剧与文学》是台湾美学家姚一苇教授撰写有艺术美学论文集,主要探讨和研究艺术形态和文化模式的问题。该书涉及到有关音乐、诗歌、戏剧、电影等门类艺术;二十四篇论文“无不融汇中外,出入古今;且...  相似文献   
4.
一代有一代的文明,从西方历史发展来看,古希腊有雕塑,中世纪有教堂建筑,文艺复兴有绘画,近现代有小说。这也就是说,这些不同的文学艺术门类曾经在各自不同时代集中体现或标志了各自不同的文明高度。达·芬奇(1452—1519)的绘画正是他那时代文学艺术门类的一座丰碑。而他的美学思想论述对象又是绘画,揉合和渗透了他那个时代和他自己切身的创作经验,多为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至今仍不失其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贺贻孙在《诗筏》、《骚筏》中的美学思想,由本体创作论、文本鉴赏论和学诗价值三方面构成,揭示了诗歌创作、鉴赏的艺术规律和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受到中国古典传统诗话模式的限制,缺乏严密的逻辑构架和系统的论证,并在儒家的温柔敦厚诗教的旗帜下,推崇自然,尊重性灵,带有折衷主义痕迹。不过,他能汇同于当时反复古的潮流,代表了一种短暂沉暮的开新,在促进封建文化进一步烂熟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与曹耀明同志第一次合作,是受市经委和市纺织服装同业商会的邀请,担任厦门市首届“鹭岛杯”服装大赛的评委.此后,同住鹭门,时有过从.最近,又因参加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成立十周年暨艺术教育学研讨会,相见半日.席间,曹耀明同志谈及暑假齐鲁之行的感受,说他近有大部头的《耀明中国画选集》问世,要我为之写读后感,我当场应允下来.  相似文献   
7.
真、善、美作为美学批评的标准,古来有之。但是,就真、善、美所包含的内容和如何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重大的分歧,乃至斗争。梁启超运用真、善、美的标准,开展了美学批评。其中心之点,在于突出美和真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真美合一”和“美善合一”,注重研究艺术美,这是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值得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进行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安徽泾县人。嘉庆举人,官新喻知县。有《安吴四种》三十六卷。其中《艺舟双楫》,曾在丙辰(1916)季夏月由上海古今书室印单行本。后又收入《艺林名著丛刊》之一种(世界书局1936年版,中国书店1983年影印重版)。《艺舟双楫》是本论文、杂著集;书名用一舟双楫的比喻,极其形象地说明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审美规律的把握,可以分别就文、书二方面作出研究和探讨。这是解剖麻雀、具体入微的分析研究方法。该书九十三篇,编为六辑;文论四辑、书论二辑。本文拟顺着该书构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在《诗集自序》中指出: 夫有元气,则蒸而为热,轧而成响,磨而生光,合沓变化而成山川,跃裂而为火山流金,汇聚而为大海回波,块轧有芒,大块文章,岂故为之哉?亦不得己也。这就是说,世界的本源在于“元气”;由于“元气”的变化、运动,“蒸而为热,轧而成响,磨而生光”。世界上的光、响、热,来自于“元气”。不过,这是简单的变化和运动。如果“元气”进行复杂的变化和运动,就形成山川,“跃裂而为火山流金,汇聚而为大海回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艺术本体、创作队伍两方面寻找中国当代刻字艺术与中国(明清)篆刻艺术相比较差距,进而从同一表现对象(中国汉字方块字)、同一表现手法(刻)和同样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的、与传统接轨的篆刻艺术(特别是明清文人印)那里汲取经验教训,促使当代刻字艺术健康成长,作出定位、定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