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2016—2019年全年的逐时监测数据,采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技术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PM2.5浓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2016—2019年山西省PM2.5年均浓度值先增后减,“蓝天保卫战”取得一定成效;污染空间格局呈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规律,季节浓度变化总体呈“冬高夏低,春秋过渡”的规律,月均浓度呈“单峰型”波动变化.②因子探测器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密度、人均GDP和民用车数量对PM2.5解释力最强,均超过0.7,表明人类活动是引起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③交互探测分析表明所有影响因素对PM2.5变化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单一影响因素的独自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015—2021年湖北省各地级市AQI数据为基础,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湖北省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了气象因子与AQI关系,并结合经济发展数据运用库兹涅茨曲线和灰色关联度揭示AQI与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21年湖北省AQI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格局. AQI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AQI与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气压呈正相关.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可知AQI与经济的EKC曲线为“U”形,第二产业、人口密度对AQI有负面影响,第三产业占比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对AQI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